诺仪文秘网 - www.zhuhainuoyiwuye.com 2024年05月17日 20:02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完整)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06-15 10:2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完整)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一、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17——P18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师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探索加法交换律

    1、课件继续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0+56=56+40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

    a+b=b+a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初步应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7+36=36+( ) 305+49=( )+305 b+100=( )+b

    47+( )=126+( ) m+( )=n+( ) 13+24=( )+( )第二环节 探索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师:从例2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等式:

    (88+104)+96=88+(104+96)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小组讨论。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确:三个算式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也没变,运算的顺序变了,它们的和不变。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

    (a+b)+c=a+(b+c)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初步应用。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45+36)+64=45+(36+ )

    (560+ )+ =560+(140+70)

    (360+ )+108=360+(92+ )

    (57+c)+d=57+( + )

    (三)巩固发散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填写,组织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律填写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

    (1)470+320=320+470

    (2)a+55+45=55+45+a

    (3)(27+65)+35=27+(65+35)

    (4)70+80+40=70+40+80

    (5)60+(a+50)=(60+a)+50

    (6)b+900=900+b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号和字母来表示发现的规律。

    (五)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例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88+104) +96 88+(104+96)

    56+40=96(千米) =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a+b=b+a (a+b)+c=a+(b+c)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六、教学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17—18。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习难点:

    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好多人都旅游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课件出示: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周。

    生2:李叔叔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2.师: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2:李叔叔今天上午比下午少骑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今天我们选取“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来做我们的学习材料,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列式?

    生1:40+56(板书)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6+40(板书)

    师:它们之间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号。(师板书等号)

    师:为什么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1:因为它们的和都是96千米。

    生2:因为它们都是求的李叔叔一天行的总路程。

    2.课件出示:

    123+377 Ο 377+123

    1124+76 Ο 76+1124

    师:这两道题,它们的算式之间的能用等号相连吗?请你算一算!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的和都相等。

    师板书:

    3.师:观察这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从刚才的发现中,你们会猜想到什么呢?

    生: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呢?

    (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师:口说无凭,你打算怎样验证咱们的猜想?

    生:我们可以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

    师:那请大家拿出本子来,举几个这样例子来验证看看!

    (生独立举例验证)

    5.师:谁来上台说说你是怎么举例验证的?

    生:(百以内的加法、多位数的加法、小数加法……)

    师:通过刚才这两位同学的举例,都能证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谁有没有发现交换加数位置和不相等的情况吗?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我们举不出反例,那证明我们该刚才的发现是正确。

    师:谁能够再一次总结一下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个规律?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旁边的问号是不是可以擦掉了?!

    师:这个规律,数学家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加法交换律”

    (板书加法交换律)

    6.师:刚才同学们举了那么多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举不完。

    师:是啊,像这样的等式我们能写出很多很多来。

    (师边说便在等式的下面板书“……”)

    师:既然像这样的等式写不完,你能否开动你的脑筋,想办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所有的等式吗?试一试,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出来。

    (学生尝试)

    7.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一个怎样的算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的?

    生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

    生3:a+b=b+a

    师:这三位同学的方法能表示出所有的情况吗?

    生:能。

    师:这三种方法,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第三种。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第三种更方便、更简洁。

    师:其实咱们的数学家想到的式子,跟生3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a+b=b+a。

    (师板书a+b=b+a)

    师:你觉得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数?

    8.师:同学们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加法交换律”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我们是先观察发现,再举例验证,最后是总结规律。

    师:很简单明了,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2:我们第一步是观察发现,我观察这三个等式,发现了任意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第二步是举例验证,我们举了好多例子,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最后一步是总结规律,总结的规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说的好不好?把掌声送给他!

    (板书: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9.师:我们刚才是通过观察发现,然后是举例验证,再总结规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刚才大家经历了一次像数学家一样做数学的过程,那你能不能用这种学习方法去探索其他的运算定律呢?

    生:能。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师:现在请大家自学<学习单一》,自学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锦囊,谁愿意大声读一遍?

    生:

    一。观察发现。

    仔细算出每一组题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二。举例验证。

    你能再举出几组这样的例子吗?

    三。总结规律。

    你能用符号表示这个运算定律吗?

    2.师: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自学锦囊上的提示自学,开始。

    (生独立完成)

    师:完成的同学同桌交流一下。

    3.师:都完成好了吗?谁愿意到前面分享一下你的自学收获?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都等于288,第二组算式都等于273,第三组算式都等于507,它们都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师:每一组题的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前一道算式都是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后一道都是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一个数相加。

    师:刚才这位同学分享了这么多自学的收获,那你还发现了什么?还其他的发现吗?

    生:我还发现这三组题,后面的题都改变了运算顺序。

    师:运算顺序改变了,那么什么没有变?

    生:和不变。

    师:还有没有什么不变?

    生:数字的位置没变,只是运算顺序变了。

    4.师:刚才通过这三组算式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那这个规律对不对还需要我们怎么样?

    生:举例验证。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举的例子?好,你来!

    生1:(24+76)+28=24+(76+28)(师板书)

    师:谁再来分享一下你举的例子?

    生2( 8+7)+3=8+(7+3)

    师:谁再来举一个?

    生3:(325+178)+22=325+(178+22),他们都等于525.

    5.师:谢谢大家的分享。刚才,我们大家进行了举例验证,你们验证我们发现的规律对不对?

    生:对!

    师:有没有举出反例的?

    生:没有。

    师:那由此可以说明,我们该发的规律是……

    生:正确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我们发现的规律齐读一边,预备,起!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刚才发现这个重要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加法结合律。

    (板书:加法结合律)

    6.师:这是我们发的第二个运算定律,那你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生:(a+b)+c=a+(b+c)。

    7.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观察发现、猜想验证、总结规律的学习方法,发现了两种的加法运算定律,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得、想提出来供大家研究吗?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个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内交流研究,开始!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哪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发现的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加法,和不变;不同点是加法交换律的加数是两个数,加法结合律的加数是三个数。加法交换律是数字的位置变了,加法结合律是运算顺序变了。

    师:你们同意吗?还有和这一组不一样的吗?

    师:好的,看来其他组的同学的发现同他们是一样的,我们班的同学观察力和思考力非常强,那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学会的本领来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下列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你能( )中填上适当的数吗?

    3.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看到体育用品柜台有下列物品:

    4.小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四。课堂总结。

    1.本节课你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简便算法--教材第55页例1-2,做一做题目及练习十二6-8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再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解答完后,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板书出两种解法:

    130-46-34130-(46+34)

    =84-34=130-80

    =50(本)=50(本)

    引导学生对比这两种解法: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从总本数中减去故事书的本数,再从减得的差中减去科技书的本数,求出连环画的本数;第二种解法是先算出故事书与科技书的和,再从总本数中减去求出的和,求出连环画的本数。)

    它们的结果怎样?(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

    这道题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使学生初步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在这道题中用后一种解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计算295-128-72。

    先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使计算简便。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例1思考:因为128与72的和正好是整百数,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教师边分析边板书出计算步骤:

    说明虚线框中的计算步骤初学时可以写出来,以后可以省略不写。

    2.做第55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简算的依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6-8题。

    1.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7题,计算时,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写不写简算过程。

    3.第8题,这是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少加了的要再加上,少减了的要再减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数学教案 篇四

    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逻辑分析: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并且已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养代数思维。例如:( )+8=14,90-( )〉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

    本课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第一幅情境借助平衡,让学生领悟等式;第二幅情境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第三幅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多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在简单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简单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2)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认识发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分明;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使这一矛盾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引“典”激趣,诱发思考。

    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找相等关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借助天平,启发思考。

    我将教材情境动态化,通过FLANSH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当天平两端都没放物品的时候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当我们往天平的一端放上物品而另一端不放的时候,或者两端放的物品质量不等的时候,天平的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这时候左边大于右边,或右边大于左边。当我们经过调整,天平两臂再次平衡时,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即左边=右边。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对情境中数据也进行了分批给出的处理。先给出了左边鱼食和小砝码的重量,让学生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天平左边的质量,再给出天平右边的质量,让学生列出等式。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学生习惯性的使用算术的思维方式,同时也顺利地进行了用数字表示向用符号表示的转化。在这一情境的教学中,借助天平这一载体,启发学生理解了平衡,认识了等式。

    第二个主题图是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首先,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找出文字信息“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把这一信息转化为等量关系。4块月饼的质量是如何表示的呢?用数量关系“每块月饼的质量×4”来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4”表示的是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也表示4块月饼的质量,所以他们相等。从而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的转化,改变学生的长达4年的惯性思维方式。

    3、变换角度,深入思考。

    第三幅情境图隐含着多样的等量关系,也正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情境。根据学生认识的深入程度,可适当让学生体会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并放手让学生探究,根据不同的认识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不同的同解方程。在教学中,先引导孩子发现情境中的基本相等关系:2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并且列出等式2z+200=2000,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发现其他的等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孩子探求知识的欲 望,调动孩子思考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找到多样化的等量关系,并进一步提高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建立概念,判断巩固。

    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方程的含义。通过三道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让小组合作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概念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并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直接找出方程。

    (三)生活应用,提高能力。

    数学应该服务于生活,紧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直观图象列方程。这些题目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并且分别以现实情境图、线段、文字叙述、综合拓展为顺序,层层递进。学生在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后,他们在写方程时会更加关注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巩固方程的概念。练学生在按照“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方程”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等不同的形式学会用方程来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会到方程的作用,为以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附板书: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左边的质量=右边的质量 两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4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推荐访问:下册 教案 小学四年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