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仪文秘网 - www.zhuhainuoyiwuye.com 2024年04月28日 04:59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7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12-06 18:45:01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7篇

    2023年就业促进行动工作总结xx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社局坚持系统化思维、一体化实施、清单化推进,积极开展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进一步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相关任务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的文章7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篇1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正视“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要推进“新闻舆论引导、网络综合治理”的调研。新媒体时代,民众通过网络渠道参与社会话题讨论、进行社会监督已成为常态。因此,调研和分析网络舆情失真现象及其成因,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推动构建和谐、清新的网络舆论场。

      网络舆情失真现象分析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各类观点、立场在网络交锋,为网络舆情调研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但同时也对当前网络舆情生态带来了诸多挑战。

      信息茧房加固舆论认知偏见。当前算法推送技术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广泛应用,不断加剧“信息茧房”效应,个体被紧紧包裹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领域和意见中,这也导致个体将私域观点等同于“公域”观点,不断固化认知偏见,加剧网络冲突。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谣言扩散加剧。近年来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但仍存在难以控制所有敏感内容传播的问题,而信息的不对称,为谣言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条件,导致群众对部分失实内容的偏信与传播。同时,部分网民情绪化表达偏离客观实际。网络传播匿名化机制尽管鼓励了人们的自由表达,也让部分网民因为身份的隐蔽性得以随心散布负面信息,肆意宣泄不满情绪。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发言理解成本日渐升高。当前,网民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越发倾向于用代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规避相关的管理风险。敏感词系统并没有实质上控制住那些目标敏感内容,致使敏感词汇的简易加密系统仍大行其道。此外,有些网络平台为了博取流量达到网络营销的目的,传播不实信息来吸引受众;还存在人为的制造话题引导舆论走向,传播网络谣言引起社会恐慌等问题。这些都进一步扰乱了网络舆论环境,对网络舆论治理提出了挑战。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篇2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社会稳定产生了深刻影响。重大网络奥情事件爆发,使大众逐渐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巨大作用。部分网络奥情因认知不清、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群众不良情绪,甚至导致过激行为,严重威胁社会安定与团结。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尚未成熟,存在盲从、跟风心理,是外来文化渗透和敌对势力破坏的重点对象。所以,我们要分析网络奥情对思政教育的影响与要求,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因势而新,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推动其健康稳定成长与发展。

      xx一书,20xx年由xx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七章,包括潮源、聚焦、明理、解构、思考、探寻与反思。第一章分析信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机遇、挑战与变革;第二章明确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依据、价值与策略;第三章解读网络身份隐匿的概念体系、网络身份隐匿的研究梳理、网络身份隐匿与大学生网络奥情管理;第四章分析大学生网络身份隐置研究的调查设计、样本分析和实施情况,以获得大学生网络身份隐匿的奥情现状、诱因;第五章思考网络身份隐匿导致认同焦虑和信任危机的奥情环境,提出网络身份隐匿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战与要求、增加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制约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第六章探寻网络身份隐匿现状下大学生奥情监管与引导策略,提出提升素质修养,建立自律机制;完善管理模式,建立他律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奥情管理;加强分析研判,创新引导策略;第七章反思文化立场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变革。

      该书指出,高校网络舆情体现自由性、突发性、平等性、个性化等鲜明特征,深刻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并对其提出新要求。

      其一,教育空间更加开放。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奥情传播提供载体。高校网络奥情传播不受时空局限,大学生可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自由发表观点。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利用广阔的网络教育空间,以在线教育、在线讲座、在线交流强化与大学生的思想沟通,以开放式教育渗透主流价值观。

      其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高校网络奥情新特点削弱思政课教师主导地位,使师生地位逐渐平等。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舆情事件特点,针对性改进思政教育方式,渗透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信息分辨能力,满足其受教育需求。另外,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知识呈现手段,如视频、图片、声音、文字、动漫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影响力,其三,教育结果更具时效性。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大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奥情信息,在网络互动中发表真情实感。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观点,准确分析和把握其思想动态,对思想偏差、观点偏激学生予以针对性引导,提升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网络奥情对思政教育的要求,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对策。

      首先,提升素质修养,建立自律机制。网络环境复杂多样,广大网民自主性较强,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理念,以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修养。高校应重构德育模式,在网络平台开设德育课程,将其作为思政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大学生逐步确立网络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网络公共秩序,养成较强的自律意识和能力,规范网络行为,进一步巩固思政教育实效性。

      其次,完善管理模式,建立他律机制。基于高校网络舆情开展思政教育,必须快速采集奥情信息,及时做出管理决策,为建立管理模式提供有效依据。同时,思政课教师应准确分析奥情,厘清高校网络奥情本质,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掌握网络舆情产生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对网络奥情进行预警和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消除网络奥情负面影响。

      最后,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奥情监控。一方面,做好网络信息实时监控和正面宣传教育,以网络平台为新兴载体,引导舆情发展方向,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弘扬高尚精神注人正能量。另一方面,建立网络奥情监督机制,培养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帮助大学生养成网络道德观。最后,加强分析研判,创新引导策略。通过培养意见领袖,帮助思政课教师进行奥论疏导,使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网络奥情,共同维护绿色网络空间。此外,可通过树立网络道德典范、先进人物,使大学生以正确思想观念面对网络舆情,实现网络奥情健康发展,增强思政教育成效。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篇3

      如今,网络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和工作中,处处都离不开互联网。而在网上舆论场中,每个人都是信息发布者、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每人都是评论员,甚至可以当上意见领袖。正是因为网上进行信息转发、评论的便利性,网络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随时可能出现混淆视听、造谣诽谤、搬弄是非等舆情危机。

      舆情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将会对社会治理乃至政府公信力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提升网络舆情处置水平和危机管控能力,是摆在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面前的时代课题。

      一、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特征,增强舆情意识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大数据研究院通过对近两年国内及当地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发现,网络舆情具有这样几大特征:

      一是突发性。网络舆情常在不经意间发生,令人措手不及,一个热点事件出现后,可能会随即引发海量评论,瞬间点燃舆情。

      二是开放性。互联网是个开放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评论者,随时随地表达意见情绪,甚至推波助澜。

      三是广泛性。网络舆情的内容非常广泛,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五花八门;发布者形形色色,遍及全社会各个层面,素质参差不齐。

      四是情绪性。网民的话语权日益提升,但对网络言论的法律道德约束尚未及时跟进,一些情绪化、非理性的言论时常充斥网络空间,引发负面舆情。

      每个城市的网络舆情都有其自身特点。如网络舆情信息量大,舆论溢出效应不容轻视;舆情发生领域集中,教育、医疗、房产、金融、旅游、交通、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土地监管等领域往往舆情多发;重大舆情时有发生,有的事件还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正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舆情意识不强、处置能力缺失等原因,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及广大职工的舆情意识亟待加强。

      提升专业研判能力。据了解,在三四线城市,大多数部门没有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有的仅购买了一个监测软件,能对舆情进行研判分析的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缺乏,因而当舆情事件发生后,难以在最佳时机做出恰当判断和处置。

      及时发现舆情燃点。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基层部门对舆情事件严重性认识不足,对于网络发声、信息转发等舆情燃点没有足够的警觉,等舆论扩大、危机恶化之时,已经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机,陷于被动局面。

      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实践中发现,一些地方发生舆情后,相关部门首先想到的是删帖、封口等僵化的处置方法,或者拖延、沉默,或者“控评”“刷屏”。不愿主动担当自身责任,更会增加舆情管控难度。

      二、积极应对突发舆情事件,避免陷入误区

      在基层网络舆情工作中,面对一些突发舆情事件,有一些处置上的误区需要提防。

      事实不清,盲目发声。舆情的发生发展,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短时间内就可能迅速发酵,演变为重大舆情危机。现实中,个别部门在基本事实还没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匆忙定调,加剧了社会对抗情绪。

      20xx年x月xx日,xx急救人员抢救车祸伤员时,不慎将受伤者掉落地上,这一意外事件被人拍成视频在网上热传。网友质疑救护人员救治太不专业。

      x月xx,xx卫健局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xx”发布通报回应称,医务人员抵达交通事故现场后,确定伤者已经死亡,出于人道主义将尸体抬上担架用救护车运回县人民医院待法医验尸。通报发布后,舆情反而持续升温。

      网友认为,相关部门的回应摆出对死者的漠视和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且缺乏诊断依据作为佐证。这样的回应不仅未能平息舆论,反而引发新的争议。

      该事件给相关部门敲响警钟,舆情回应要有理有据,具有权威性,不能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盲目发声。

      滥耍态度,不顾大局。舆情处置最忌耍态度、发脾气,个别部门或者是讳疾忌医,遇到对己不利的言论便失去理性,情绪过激,不顾大局和整体形象,引起公众反感,激化了矛盾。

      20xx年xx发生一起桥梁侧翻事故,由于回应措辞不当引发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微博“xx发布”发布了一则短评,题目是《在重大事故面前,我们该做到关爱与理性!》,批评网友的围观是非理性的:“在官方通报到来之前,网络见证了一拨面对重大事故的自嗨,悲情的意味很少”。网友认为,

      官方不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反而事后高高在上地怼网民、怪百姓,尽显态度作风问题。部分网民截图传播,引发舆情次生危机。xx特约评论员在xx中,道破了这种“官方吐槽”是“立靶子”“找对立面”的行为。

      该回应企图“以我为主”地引导舆论、重塑形象,却缺乏对网民情感诉求的考虑,对网民进行反击容易导致网民不满情绪,引发舆论反感。

      回避问题,虚情假意。面对突如其来的舆情事件,个别部门在信息沟通与回应中,不自觉地或有意识地逃避核心问题,大谈“我做了什么”,却不回答公众关心什么。回应的内容无法满足舆论对信息的需求,这种回避实质问题的做法,导致网络谣言和阴谋论大量滋生,从而备受舆论诟病。

      人为控制,百般阻挠。在舆情管控工作中,一些人倾向于先联系删帖或控评;记者前来采访如临大敌,千方百计限制或干预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弱化网络舆情的扩散并不错,关键是人为控制会使网民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使舆情升级,增加舆情处置的应对难度。

      三、研究科学的技巧和方法,做好舆情处置

      从舆情信息收集、预警、研判、分析,到舆情应对、处置、修复和美化,网络舆情处置有其自身规律,需要科学的方式和技巧。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瞬息万变,但经过仔细研究,总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舆情发生期、发酵期、高潮期和回落期,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处置办法。

      舆情发生期这个时期舆情处于萌芽阶段,多表现为网友个人在社交媒体、短视频、论坛、贴吧等平台自行传播转载。舆情处置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苗头,快速了解情况争取先机,从源头上加以干涉,通过采取主动解释、表态处理、联系删除、举报投诉、法律维权等方式,促使舆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舆情发酵期这个时期舆情处在发酵阶段,表现为已经引发部分群体的转发和跟帖,但是尚未引发全民或媒体的关注,没有形成网络舆论事件。涉事部门应及时展开调查,进行问责处理,并正面回应,发布权威信息,坦诚对待公众,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防止网络舆情发展成为网络公关危机。

      舆情高潮期表现为舆情引起官方、权威媒体的关注与转发,甚至引发全民关注,此时要对舆论的关注焦点、发展演变趋势等进行分析,以解决舆论核心诉求为主,并根据网民的情感采取相应安抚措施。也要将调查结果、整改措施阶段性公布,充分做到公开透明,防止舆情态势恶化。

      舆情回落期这个时期舆情正处在降温阶段,表现为危机事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网友和媒体已经逐渐忘却,开始追逐新的社会热点。

      尽管网民和媒体已经逐渐忘却,但是一方面为了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应借助大数据舆情监测平台对舆情进行持续跟踪,并进行复盘总结,防止危机“死灰复燃”以及其他衍生危机的发生。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篇4

      应急舆情,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舆情,是公众围绕政府、企业等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意见或态度的集合。培养应急舆情服务人才、提升舆情服务质量、做好舆情监测分析、及时发布预警、准确评估风险、分类处置回应、持续权威引领,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至关重要。

      一、应急舆情服务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舆情分析的专业机构,认为舆情人才应具备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国家政治制度、党政决策和机制、中央和地方党政机构设置等政务知识。新闻传播教育界普遍认为舆情人才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急舆情服务还需具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相关知识和应急救援专业知识。

      应急管理覆盖突发事件全过程,需要事前常备、事中应急、事后跟进。应急舆情服务除了掌握以上多门学科,还需要具备调查研究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工具,挖掘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具备深入分析和综合思考能力,能够综合各方面因素,准确预测和评估舆情发展变化的趋势;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快速出具逻辑严密、表达准确的舆情报告;具备冷静判断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实现对舆论信息的快速应答,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和依据。

      二、高等教育应急舆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应急舆情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xx大学、xx大学、xx大学、xx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了舆论、舆情相关的课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课程设置不科学。舆情人才培养要融合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项技术。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有的是传统新闻传播专业的网络版,有的是文史哲和技术课程的简单叠加,有的只是增加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等一两门特色课程,缺少系统化、纵深化的培养。二是师资力量单薄。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缺少舆情分析实践经验,应急管理学科相关教学和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能够综合两个学科知识的高端人才极为稀缺。三是实践训练不强。教学实践中多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验室和免费的舆情监测软件实现模拟训练。学生在深入分析、准确判断舆情态势、快速提出处置建议、积极回应舆论等方面的锻炼还有待提高。

      三、应急舆情人才“五融合”培养模式

      (一)多学科交叉融合。舆情服务人才培养需要传播学、政治学知识研究舆论传播引导、舆情与公共政策的联系,需要计算机技术研究舆情监测手段、发展模型,通过大数据预测舆情走向;需要社会学、统计学知识研究舆情成因、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等。为此,高校需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要融合人文、社会和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在开设“舆论学”“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等通识舆情课程的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开设经济舆情、法律舆情等课程。如,防灾科技学院等应急管理部高校就开设了“应急传播概论”“应急舆情监测分析”“应急新闻发布”等行业特色课程。同时,应急舆情人才培养还需重视实践训练。以实验室和工作室为实践平台,分层次分阶段展开训练,可让学生参与舆情监测、分析、应对和研究的全过程。第一阶段可开设“舆情监测训练”“舆情报告写作”等日常实践课程,第二阶段增加“应急舆情服务能力”等综合训练,将学生分配到舆情服务项目中,配合老师完成监测舆情发展变化、分析舆情走势、提出应对建议、出具舆情报告等环节。第三阶段是在毕业论文中设置应急舆情分析主题,助力学生提升舆情研究深度。

      (二)学界、业界融合共通。学界、业界融合体现在师资、实践平台、教学内容融合等方面。应急舆情师资应是兼备技术和应急知识,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可选送教师参加舆情分析师培训、参与业界舆情项目、到业界一线挂职锻炼,提升舆情服务实战能力。同时,邀请业界新媒体专家、网络传播、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专家通过开办学术讲座、授课、指导实训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舆情行业前沿的了解,培养多学科创造思维和多技能实践能力。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舆情监测预警系统有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新浪舆情通、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及各单位自行研发的系统。这些监测系统具备提取关键词、设定预警、自动生成舆情报告等普示功能,在监测指标体系、侧重点、功能和特色方面又不尽相同。这些舆情系统多采用账号收费服务方式,在高校教学推广具有一定难度。学界、业界融合可以共享舆情监测系统,打造适应媒体发展、专业教学、学生实际操作多种需求的实践流程,推进舆情分析知识更新和技术变革的学做结合。

      (三)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融合并进。高校利用研究所、实验室等平台,通过课题研究、学术竞赛、学研小组等方式,以舆情服务项目推动应急舆情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融合。应急舆情服务贯穿突发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前兆阶段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尽量排除隐患、提出预警;事件突发期要第一时间报送,抢占先机,为应急处置提供信息支持;持续期要持续跟踪舆情变化轨迹,预测舆情走势,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应急舆情研究与应急科普、预报预警、应急救援、应急信息发布等研究息息相关。民众应急科普知识多、应急避险能力强,对待谣言和舆情会更趋向理性。目前应急舆情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既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人才培养中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舆情人才培养与应急管理行业服务融合。高校可以以智库和研究所为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服务相融合。例如,防灾科技学院灾害舆情研究所就承担着中国地震局涉震舆情监测任务,师生舆情学研小组通过自动监测预警和人工信息同步检索,定期推送重大涉震舆情信息,出具舆情分析报告。在重大地震后及时梳理舆论观点,在民众关注的震情灾情、抢险救灾、应急响应等方面为地震局提供舆情回应建议。在防灾科技学院、华北科技学院联合筹建应急管理大学的过程中,积极组建应急管理高端智库,设置应急舆情研究应对中心,采用舆情分析引擎,利用文本分析、聚类、倾向识别、主题检测与跟踪、自动摘要等技术进行舆情发展的动态监测,为应急管理部、各省应急管理厅提供突发事件应急舆情服务。

      (五)教育教学与价值引领融合。舆情工作人员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监测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各类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发出预警,围绕党和国家重要舆论引导用力;要坚持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收集整理信息,力求多角度呈现网络舆情,防止片面性与主观臆断,避免误导决策;要坚持快速反应、灵敏高效,能透过事情表象看其本质,增强政治责任感、舆论敏锐性和洞察力。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社交平台是突发事件舆情呈现的主要阵地。应急舆情人才培养应注重对新媒体平台的关注与使用,熟悉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了解有影响力和引导力的大V等,引领学生塑造自身网络形象,提高言论影响力,在舆情应对与引导过程中弘扬网络空间正能量和新风尚。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篇5

      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自由发表见解的载体,搭建了人人皆有话语权的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应对负面舆情?如何利用媒体树立正面形象、提升企业影响力呢?

      一、企业产生舆情的原因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可能尽善尽美,不可避免存在瑕疵;或者即使商品或服务不存在问题,但由于消费者众口难调,难以满足各类群体的需求,企业就有可能遭遇各类问题和危机。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被网络新媒体挤压愈来愈烈。新媒体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体和精英阶层对话语权的垄断,颠覆了信息传播方式,在网络上形成了“意见的自由市场”。新媒体出现后,“人人都拿着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们可以用微博、微信、抖音,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和言论,没有身份、年龄、职业、地区和行业限制。新媒体使在传统媒介中无发言权的“沉默的大多数”开口说话,给每一位消费者提供了表达机会,每一位消费者都有了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能力。现今人们的情绪极容易被网络推波助澜。在消费者和企业的博弈中,消费者往往被视为弱势群体受到网友同情,企业容易陷入“有罪推定”的局面。许多突发事件,均源于网友们在网络平台上爆料。由于网络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使新媒体的传播范围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这也使新媒体能在第一时间介入到事件当中,迅速发布和传播信息。

      鉴于此,企业遇到危机时,如不能尽快妥善处理,由于新媒体的“放大镜”属性,能将细小的事件无限放大,从而产生巨大“偏见”。在现今社会,如果企业对“人人皆媒体”传播环境认识不足,对新媒体时代舆情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变化重视不够,不能充分意识到某个“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有可能瞬间引爆网络;面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和舆论引导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危机处理不当,由此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从而对企业经营造成灭顶之灾。

      二、企业如何树立正面形象

      在新媒体时代,给企业品牌形象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企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媒体关系,要正确认识新媒体对企业的重要性。当前,很多企业对待和新媒体的关系存在误区,把新媒体和企业看作敌我关系或客户关系,这不利于企业树立正面形象。企业要如何利用新媒体树立自身形象呢?

      一要以维护良好的品牌和形象为中心,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为基本点,及时、诚实、透明、负责地真正为消费者解决问题。

      二要及时主动公开相关信息。主动意味着“抢先”,意味着对舆论话语权的抢占,意味着对舆论引导制高点的占领。主动公开信息,不仅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需求,也是最大限度利用媒体传播的“首因效应”,使消费者优先接触到真实信息,从而阻断流言和谣言的传播,解除消费者可能会有的疑虑。

      三要加大企业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平台建设管理力度,针对负面消息,要善用企业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新媒体主动发声,并与消费者当事人进行沟通,化解与企业有关的热点问题,有效稀释、中和、平衡负面舆论。

      四要主动做好品牌宣传。邀请媒体帮助企业进行专题策划和宣传引导,让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走进企业实地采访,感知企业发展历程,领略员工精神风貌。通过他们的报道和传播消除误解、引导舆论,让媒体与社会公众了解企业运行模式,支持企业工作,传播企业正能量。

      三、避免企业宣传引发舆情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宣传的初衷是正面宣传、扩大企业影响力。但是,由于企业宣传一线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所谓的“正面宣传”变成负面宣传,引发舆情。

      部分企业对主打产品、服务或概念作广告宣传时,很有可能脱离客观事实情况进行主观刻意夸大、渲染。部分企业在实施宣传或产品推广过程中,有可能不惜以另类价值观主张或挑战公众认知、道德底线的手段,吸引公众眼球、注意力或网络流量,从而吸引公众注意力。有的企业在进行宣传过程中,可能因为宣传内容或形式未充分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引发质疑或争议。有的企业盲目蹭热点,主动借势进行企业宣传,若触碰重大灾难、知名人士去世等特殊敏感因素,极易引发舆论质疑。此外,企业宣传在细节方面考虑不周、审核不到位,出现常识错误,也容易引发公众质疑。

      如何降低这些潜在的舆情风险呢?首先,要提高宣传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内容审核。应充分考虑企业在实施宣传方面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及时加强企业涉及宣传潜在舆情风险防范,并增加宣传内容审核流程。其次,开展舆论宣传接受程度测试。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网络舆论形象和当时的舆论环境,尝试从网络舆论和网民受众的角度,对即将进行的企业宣传进行舆论接受程度模拟测试。

      四、积极有效应对舆情

      在新媒体时代,企业对待舆情时应摒弃“躲、堵、拖、封”的舆情信息管理方式。

      企业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的作用,创新舆论引导方式,提升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面对舆情事件要有真诚、理性、包容的心态,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对公众的质疑表现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态度,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尊重。当负面舆情出现、发酵时,要及时公布事实的客观真相,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误会、不满和质疑。面对舆情应及早介入,做到信息公开“及时、准确、高效”,尽可能短的时间让真相站出来,让公众知晓。

      对于已经发生的负面舆情,不能出于害怕出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希望关起门来解决问题,甚至认为只要“搞定”了媒体就万事大吉。由于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皆为媒体,舆情很难被清除、有效控制或直接干预。在现实中,涉事企业常常在耗费了巨大成本之后,依然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甚至引起公众反感,进而加速舆情恶化的例子并不少见。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时”是要把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报道,什么问题看看后续发展再报道。

      “度”是要掌握好分寸火候,什么问题报道一次、什么问题跟踪报道,什么问题淡化报道、什么问题强化报道。

      “效”是要把准舆论引导的实效质量,既要尊重受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回应社会大众的关切,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真相。要注意把握好事初、事中、事后等关键节点,通过事件发布、信息传播、观点引导,将事件的原因、经过等要素及时公开发布,调控舆论环境。

      实际上,企业舆情风险源于企业内部,来自于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与服务质量。打铁还须自身硬,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解决根源问题,消除内因,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舆情事件的发生。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篇6

      为真正把网络舆情失真的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治。

      获取准确信息,制定分级舆情预警标准。确保网络舆情调查研究真实可靠,不能仅掌握网络舆论动态,更要网上网下联动调查,深入到群众实际生活中,倾听群众真心话;深入了解各个群体,并关联分析其线上线下发言;利用线上线下信息的相互对照,剔除掉网上干扰资讯。在常态预警机制方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全时段、全天候的舆情信息监控、搜集和报告机制;在非常态预警机制方面,强化舆情风险评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出台前,要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处置预案。

      抓住关键环节,从制度上落实责任归属。网络舆情具有一定影响力,谣言或错误观点容易发酵,酝酿成群体性事件。相关部门应第一时间通知平台展示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以还原事实真相,不给造谣者、传谣者歪曲事实的机会,牢牢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有关部门要倡导群众科学、理性地对待舆情事件,减少网络不实言论的影响,更要客观理性应对,避免出现因自身错误导致不实言论的影响继续扩大的情况;舆情管理应当“早发现,早引导,多分析,勤回看”,最大限度地挤压不当言论模糊事实的空间;进一步落实“分级负责”原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管、谁发声”“谁处置、谁发声”,注重源头防范、源头治理、源头处置,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紧握舆论脉搏,规范整合政民互动渠道。在实际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从少数的巨型信息平台中被发掘和传播出去的。平台作为信息的推手和信息交换的实际执行者,对于舆论的方向其实是具有一定引导作用的。让平台聚焦于“受控的热点”,远比热点膨胀后再进行管理更加稳定可靠。应考虑在各网络平台中设置热点分界线机制,在达到分界线的热点中,只允许进一步推送已核实的内容。同时,探索建立网上群众工作法,快速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及时公开真实情况,发挥舆情在传播政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畅通民意渠道中的作用;健全舆情会商机制,对重大敏感政务舆情,应组织相关方面及时会商,准确评估事件性质、舆情走势,把舆情处置和事件处置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

      主动介入事态,优化危机处理。在热点爆发的第一时间开始关注事件脉络,作出对舆情事件的客观认识和合理判断,掌握舆情传播规律,主动研判网络舆情性质,提升舆情预判能力,避免被情绪化言论裹挟;关注调查真相、掌握真实情况,用理性的发声和严谨的思辨,以事实为依据,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持续强化“负面舆情”鉴别力,增强“正面舆情”传播力。突出政务新媒体的信息公开功能,建立政府信息优先发布机制,及时发布各类权威信息;突出主流媒体、新闻发布会在舆情应对中的作用,正面回应,主动发声,增强舆情应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篇7

      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网络舆情,而且又常常引发和形成舆情事件及媒介事件。当今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媒体形态与格局快速和迭代发展,不断增量变化。这样的超常发展当然也容易出现混杂性失序以及暂时性的杂乱无章状态,如“饭圈”乱象等等。在不断变化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泡沫化、碎片化、垃圾化效应进一步加剧加大,舆论环境越来越复杂,自媒体铺天盖地,信息量无限膨胀,严重超载。尤其是进入5G时代以来,以WEB2.0技术为前驱的新媒体技术创新孕育出BBS、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socialmedia)。一些组织或个人依托各种花样翻新社交媒体平台,OGC、UGC、PGC、PUGC交叉共生发展,更是形成了“大众自传播”局面,使得网络舆论的生成以及所引发的舆情事件产生相对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和破坏性影响。

      由网络舆情引发的突发性危机事件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所以,对于引发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的控制水平直接彰显平安建设能力。

      20xx年x月中下旬,xx省遭遇“千年一遇”特大暴雨灾害,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负面情绪和谣言满天飞,使得本就处于严重灾难中的广大xx民众产生一定的心理恐慌,干扰了平安xx建设。应对重大危机传播,非常需要遵循危机传播规律和相关规则。必须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中加强主流舆论导向,及时控制和治理网络舆情,为建设平安xx发挥智能媒体的积极作用。

      一、新媒体生态下网络舆情状况及危机事件传播的负面清单

      (一)国际意识形态冲击、渗透

      意识形态是一种象征性的国家力量形态,它包含着深刻的国家战略利益,是现代国家能力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与存在方式。不同国家的性质是由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来定义的。现代国家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归结为意识形态行为。意识形态安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特别重大的价值。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体系经常发生舆情对抗。20xx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后,互联网也成为意识形态的战场,加剧了互联网超级平台不同价值观国家之间的对立和竞争。近几年来,西方利用互联网超级平台开始冲击主权国家的社会秩序和政治运行。尽管我国一再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新兴大国,不断被一些国家视为“威胁”,它们利用各种舆论工具不遗余力地打压我国。20xx年xx“x·xx”强降雨期间,面对千年未遇的洪灾,在国外的媒体上纷纷出现妖魔化中国降雨的恶意报道,以此挑起意识形态斗争。尤其是外媒“xx之声”记者直接来到郑州采访,并且,“xx之声”x月xx日发布的新闻短片完全不尊重事实,借xx灾情抹黑中国,还将阻止他们不怀好意进行采访的xx群众称为“愤怒的暴徒”。另一名《xx》驻华记者xxx,同样将群众抹黑为“愤怒的暴徒”。

      (二)国内不良媒体和危险势力干扰

      在国内,一些顽固的危险势力,从未停止过对国家安全的干扰破坏。尤其是在一些突发危机事件中,由于会出现各种危及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问题,社会不良情绪非常容易被挑动起来。国内危险势力也往往会乘机着力进行干预。如对于突发事件处置有所不当,就会被他们利用媒体力量无限放大,千方百计鼓动不满情绪。对于突发事件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事实真相还不够明朗的间隙,有些不良媒体不时发布假消息,恶意攻击地方政府的应对处置工作,还有一些自媒体刻意放大应急处突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对于政府发布的有关报道进行歪曲和抹黑,扰乱正常的危机处理工作。

      (三)民间负面情绪群体性作祟

      在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社会上最容易出现和传播谣言。出于各种原因和动机,一些人总是“唯恐天下不乱”,自然界和社会上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有人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或者在网上发布个人情感或职场等矛盾纠纷的帖子等,这种充满负能量和情绪化的信息和内容,极易引发网络暴力,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建设平安xx,必须严格管控不良信息的发布,避免和限制谣言及社会不良情绪传播。

      20xx年xx暴雨洪灾发生以后,各种谣言满天飞。x月xx日,网传“郑州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战备状态”,实为不实消息。还有网传xxx水库要发生溃坝:“xx区xx水库存在重大溃坝风险,当地党委政府正在组织下游群众进行转移疏散。”经核查,全为谣言。而这种谣言在暴雨洪灾发生期间,对于民众稳定情绪和信心有严重干扰。

      (四)负能量网络暴力伤害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人人都是传播者,自然形成了整个网络虚拟世界和空间的众声喧哗。而这种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又常常显得杂乱无章。网络暴力也就时时发生。关于网络暴力,很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20xx年的“女子取快递遭偷拍造谣有婚外情案”,对该女子造成极大的网络暴力伤害。郎某趁吴女士在小区快递站点取快递时通过手机摄录。出于博眼球目的,郎某与朋友何某通过分饰“快递小哥”与“女业主”身份,捏造了暧昧微信聊天内容,并将摄录的吴女士视频和聊天内容截图发至微信群,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在自媒体和社交媒体范围内,网络暴力和隐私侵权现象屡屡发生,虽然在这样的网络事件中受害人只是特定的个人,但是,这类事件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小视,平安xx建设需要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

      二、加强危机事件网络传播治理的客观前提和思想原则

      (一)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前提

      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为应对复杂的舆情问题,各种新媒体应急传播体系搭建、应急传播能力提升显得更加迫切。在郑州暴雨到xx水灾的应急报道中,全国各地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迅速应对,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职责功能和作用。因此,要在危机事件中做好舆情管控,就需要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新媒体管理机制。

      首先,要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科学权威的信息网络平台,避免专业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应急管理与新闻机构信息应急传播脱节错位;其次,专业的媒体机构要具有专常兼备、平战结合的跳转能力,具有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协同参与的应急传播能力;最后,政府主导、媒体传播、公众参与,做好与应急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

      (二)注重主流媒体疏导对平安xx建设的作用

      从危机传播的基本规律来讲,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单一的应急报道、单一的应对措施往往不足以迅速和有效应对。从20xx年突发的郑州暴雨事件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相关的信息发布、灾情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力不从心,信息渠道零碎不全、传播平台散乱不一的问题非常明显和突出。因此,在新的媒介形式和信息传播机制背景下,在突发事件面前,不能再满足于单一的信息反映和单一的媒介报道。在危机事件舆情监测和控制当中,一旦信息链条不完整,信息传导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舆情的负面爆发,甚至严重失控,因此要更加注重主流媒体的疏导作用。

      (三)处理具体事件时要坚持三大原则

      网络舆情问题本来就极为复杂,而危机事件的紧急发生更容易引起网络情绪化传播,加之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众声喧哗中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甚至失控局面都有可能出现。因此,对于危机传播的舆情管理,必须贯穿于整个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为了能够及时掌控好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应该重点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将舆情预警作为专项工作,注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在互联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第二,抓好事中控制工作。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快速处置能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政府公信力,完善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第三,加强事后追踪工作。持续回应公众对事件处理的质询,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以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三、危机事件舆情应急主导和控制的宏观战略及对策

      (一)用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舆情治理,“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形成了成体系的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思想主张,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xx字方针”,更是解决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危机传播问题的方向性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在这xx字的重要指示中,“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为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指明了宏观战略性目标和方向,是我们管控社会舆情、建设平安xx的理论旗帜。

      (二)依照“风险社会”理论,防范社会风险放大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的最重要标志当然就是社会稳定、人间和谐、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但是,如果新媒体环境下虚假新闻、攻击性言论、伪装成鲜花的精神垃圾、唯利是图的商业信息、发泄个人不满情绪的语言等等这样的信息铺天盖地,社会稳定和谐如何实现呢?所以,净化信息空间,保持社会舆情平和安宁,必须从源头治理。有效监测和管理恶意传播信息的自媒体营销号,就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指出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自身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这样的理论,风险信息从信息源、信息渠道、社会站、个人站和社会站及社会行为这五个方面进行反馈与巡回,在个人站与社会站对风险信息的异质性处理与解读过程中,风险被放大或缩小,并由此生发出由个体到社会的涟漪效应,产生各种社会影响。因此,各类媒体一定要注意放大风险的重要因素,为降低风险发挥作用。

      (三)发挥政府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技术手段

      随着媒介生产技术的演进而发展,对于各种媒介传播的信息真实性的核实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事实核查工作往往采取的是查阅文献、回访采访对象等手段,而如今一些更为先进的媒介技术如大数据技术已经被运用到该项工作中。

      xx专门推出xx栏,利用机器人和数据库对政客的公开演讲进行实时的事实核查。我们可以借鉴和引用这样的技术手段,对于自媒体营销号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把关。

      (四)贯彻群众路线,推进群防群治

      借鉴治理“围墙花园”的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构建多层次、多利益相关方的治理机制,对突发事件舆情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

      总之,网络舆论空间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而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治理,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的放矢地研究治理网络舆情控制和管理机制。

    推荐访问:舆情 经验交流 材料 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精选怎么写 网络舆情交流发言材料 网络舆情汇报材料 网络舆情专题报告 网络舆情总结 网络舆情汇报 网络舆情讲座 开展网络舆情教育 网络舆情总结报告 网络舆情发言材料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