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仪文秘网 - www.zhuhainuoyiwuye.com 2024年05月21日 05:03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地方高校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开展方法途径研究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03 13:20:03

    摘要:高校博物馆依托高校地质特色专业建设,在科普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为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具体实现,并开展方法途径研究。使参观者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启迪心灵,体会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修养。

    关键词:高校地质博物馆;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054-02

    一、引言

    2016年11月举行的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春院士认为,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并建议设立中国科普奖。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多种场合呼吁,要重视科普教育工作,目前我国的科普教育还很薄弱,科普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位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起源于1956年的地质陈列室,新馆于2016年建成开馆,是和桂林市政府共建的现代化地质博物馆。桂林理工大学的地质学科一直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学科,是我校建设一流学科的龙头。随着不断的积累和发展,地质博物馆的馆藏标本数量越来越多,学校在雁山校区新建了一个现代化地质博物馆。这是广西区内目前唯一一个体现专业教育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地质博物馆,对于加强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传承历史,推进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科普活动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但从青少年来看,由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萌芽期,他们渴求通过科学思想的传播使自身受到启迪,正是这一需求使他们把科学思想的传播置于首位。另一方面,青少年通过学习和实践,已认识到科学方法无疑是可以借鉴的,可以成为他们正确解决困扰、参与科技实践和其他校园活动的指南。在向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传播时,其目标主要是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国外高校地质博物馆将科研资源和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相结合,表现出了高校蕴藏着参与科普工作的巨大潜力,通过高校博物馆来进行科学的传播,反映出了它在公众理解科学文化方面的社会责任感。某些西方发展国家有着一套完整的高校科普教育体系,奠定了科学传播的基础,并且把科普教育同教学工作相结合,把科普工作常态化,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提高了科普教育的效率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目前存在且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科普教育观念落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家长、青少年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科普教学工作的开展,大部分学校、家长把青少年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升学考试必修科目上,对于课外知识的普及产生了抵触态度,甚至认为学习其他的科学知识会妨碍升学科目的学习,从而造成了科普教育的开展困难。

    2.社会科普教育资源不平均。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以及资源有限,科普教育资源普遍集中在一些优势地区、重点学校,从而造成了全民的科普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三、改革目标

    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将地质博物馆打造成科技公共服务和科研创新支撑的示范基地与教育平台。成为普及全球和谐发展理念、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地质学科开展科技创新和大学生创业的支撑平台。

    四、现有工作基础与条件

    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室内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室外1000平方米,户外地学实践教育点10处。设置生命起源与演化、行星地球、陨石与深空探测、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矿物、岩石、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珠宝玉石等10个功能展厅,1个4D科普影厅,1个地学科普实践教育中心。馆藏实物标本5万余件,包括重达3.5吨的南丹铁陨石,13米长的鱼龙化石和丰富的南极岩石标本等,是目前华南地区功能最为完善的地质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建设最为成功的博物馆之一,年接待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游客5万余人次。本馆依托于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的教学队伍,拥有各类专兼职科普教师8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类型齐全的天外来客——陨石标本是本馆的特色,丰富多彩的地学科普实践活动是本馆的亮点。我校地质博物馆建成开放后,成为华南地区功能最齐全、展出面积和展品品质、配套高科技虚拟仿真设备在全国均为一流的地质博物馆。因此,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有良好基础与条件。

    完善地质博物馆多媒体科普功能(第I阶段):完善了博物馆语音导览系统,对馆内语音导览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工作,完善了多媒体互动系统配套建设、数字化地质博物馆建设、微信公众号建设和部分馆藏建设,完成了馆内沉浸式虚拟仿真系统的建设,并逐步投入使用。完成了特别科普活动配套的声光电设备购买和使用。

    实证调研(第II阶段):项目组成员一起对近三年来访地质博物馆参观与培训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收集同行的评价意见,归纳整理反映普遍的共性问题。

    组织宣传(第III阶段):开展了科普教育进中小学课堂、进社团、进展会等活动,组织桂林市内中小学生在我馆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在学校报告厅、贵阳和北京、深圳国际矿物宝石展销会上举行专题性科普教育活动。

    五、主要内容

    1.完善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新时期地质博物馆已经被许多国家都列为社会公共教育场所之一,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地质博物馆的投入十分大,希望能够通过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的投入确保地质博物馆能够为群众提供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对于社会群众来说,博物館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拓宽视野并且十分新奇的世界,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群众就能通过其中所存在的文物古迹、器物图画以及实物标本等内容更好地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同时高校地质博物馆立足于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抓好科普教育工作,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高校博物馆拥有强大的科学研究团队,同时作为教育机构,背靠学校,肩负着教学重任,科研应服务于教育,二者相结合。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显示科学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在发挥教育职能的同时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2.将地质博物馆打造成面向公众体验式科普教育阵地。博物馆开展科普工作本身就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因为在博物馆内所存在的史料以及实物都可以将其作为科普资源,所以说,在新时期下的博物馆科普工作开展,科普人员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展示出来,以此来对群众进行科普教育。从博物馆方面说,可以将博物馆打造成公众体验式的科普教育阵地,同时还可以采用立体的方式来对一些科技成果进行展示,以此来实现科普教育。而对于广西地质博物馆,我们则可以在科普过程中,让群众感受到历史发展脉络,让其领略前人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体验式科普教育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就是为群众创设一定的参与情境,让其在实际体验过程中体验到科普教育,从而就能最大程度激发群众情感,最终就能起到良好的科普效果。

    3.开展地球科学科普实验体验。地质博物馆利用世界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国家科技活动周、广西十月科普大行动、全国助残月和校园开放日等重要科普日,除了免费开放地质博物馆和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教和科普体验活动,如:恐龙化石模型挖掘和拼装体验、恐龙蛋孵化实验、矿物比重感受体验、晶体生长实验、琥珀磨制宝石体验、真假陨石鉴定和沙漠猎陨活动体验等。依托于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司——桂林市地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第九届中国—东盟矿物合作论坛上面向全国和东盟国家开展“地球脉动——地质科普体验营”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扩大了地质博物馆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侍倩馨.试论高校博物馆对高校的作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2]方原,苏静.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5-87.

    推荐访问:教育工作 科普 地质 博物馆 途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