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仪文秘网 - www.zhuhainuoyiwuye.com 2024年05月21日 07:07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谣“盐”背后的科普漏洞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03 19:55:02

    3月中旬,抢盐潮突如其来,席卷全国。源于对“核污染”的未知和恐惧,人们趋之若骛。自古以来,人类多数恐惧都源于科学知识的匮乏。无论是近来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的“超级月亮”,还是吃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荒唐“抢盐潮”,都暴露出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欠缺,科普教育亟待补课。不少人反思“抢盐潮”时说,国人亟须提高科学素养,“科普补课”迫在眉睫。无论是荒唐的“抢盐潮”,还是子虚乌有的“超级月亮”,都让人们顿悟:其实,这正是科普补课的最好切入口。

    老百姓抢的不是盐,是安慰;人民缺乏的也不是某一特定物品,而是安全感。

    谣言得以传播比辟谣的话语还要响亮,是因为人们惧怕内心的假想敌

    千里之外的日本地震能带动全中国的抢盐,没震死却咸死,中间这根线不是日本,也不是炒盐商,而是我们从未顾及的常识和真相,全民皆兵就是草木皆兵。你越恨就越怕,越怕就越抢,我们因愚蠢而愤怒,我们因懦弱而多疑。老百姓抢的不是盐,是安慰;人民缺乏的也不是某一特定物品,而是安全感。

    错误观念下的科学教育永远不可能做到真正科学

    一味批评和指责愚民是没有用的,长期以来的恐吓式教育才是问题症结之所在。在浩浩荡荡的抢盐人潮里,不只有老人,还有在传统观念里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足够学识和正确科学观的人群。他们是很相信科学教育的,但他们更相信恐吓式教育,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安全感。我觉得我们应交更多的朋友,而不是假想更多的敌人。因为你假想是不会伤害到敌人的。只会让自己人更乱。

    百姓面对核辐射,使用成本极低的购盐方式完成了一次自我保护的实际行动。

    媒体应出来辟谣呼吁消费者理智

    由于听信谣言,很多人抢购盐。类似的抢购于去年底在北京也出现过,当时的谣言是北京将限制购车,于是很多人听信谣言抢购汽车。各汽车销售点的库存汽车被抢购一空。

    百姓的自我保护行为某种程度而言无可指摘

    看到舆论嘲笑抢盐百姓愚昧无知。其实,是百姓面对可望不可及的东瀛核辐射,使用成本极低(百八十元)的购盐方式完成的一次自我保护实际行动,抚慰昔日面对高房价、高通胀、高医药费,高贪腐、高强拆没有实施自我保护行动能力的心灵创伤,于国于民于扩大内需于维稳都无害。无可指摘。

    政府不仅仅需要科学执政,还应当进行心理执政,给民众安全感。

    民众的盲目行为大多源自对威胁到自我存在的恐惧

    核泄漏对中国民众而言,是一种还比较陌生的并且高科技的灾难。民众缺乏对其准确认知而引发对其的巨大恐慌,并进一步产生“抢盐”,“抢碘”等行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准确数据,制定相关措施等手段,对民众、尤其是心理脆弱的民众进行安抚。在灾难面前,政府不仅仅需要科学执政,还应当进行心理执政,给民众安全感。

    惟有政府强有力的信息和举措能安抚与杜绝因恐慌而从众的人群

    当越来越多的恐慌民众加入到“囤盐”的行列中,他们所寻求的不仅仅是食盐这一实实在在的物品,更多的是通过共同参与这一行为。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实现自身社会接纳性,避免因此被排斥或孤立。这种从众行为导致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大部分人的跟风,进而引起一系列恶性循环。人心是脆弱而敏感的,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从众现象,只能由政府提供准确信息与决策这样的安慰剂,实现对不明真相的民众进行教育和引导。

    没有质疑精神就没有科学,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缺少的。

    非理性是社会常态,社会从失序变为有序

    让我形容这次的抢盐事件,我认为就两个字:“荒诞”。我也经常这么跟朋友聊,无论是人类社群还是动物社群,都是非理性的,人们在面对谣言这种白下而上的信息传播的时候很容易变得无逻辑,容易“跟风”。然后随着事件的慢慢发展,随着事实真相的不断传播。社会也会从失序变为有序,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常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思考者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去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去辟谣,但是这种人仍是少数。

    “谣言”快速传播是因为迎合了大众心理

    谣言之所以能传播得这么快,范围这么广,还是因为它们迎合了大众的心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发生大的灾难后他们需要一定心理慰藉,而谣言恰好迎合了大家的这种心理。相反,科学是理性的,不带情感因素的,因此不像谣言那么容易被接受。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普及科学是一个“逆熵”的过程,是要产生能耗的,其中的过程并不简单。

    科学观的树立要从教育入手

    我们的教育使人从小就缺少勇气去质疑别人。家长为小孩构建的世界观是很美很虚幻的,但一旦小孩子长大,接触到了真实的社会,原本美好虚幻的泡沫就破灭了。这其中很多人就会变得极端,不相信权威,不相信别人说的话。所以从本质讲,要树立科学观首先要从教育入手。国外有一本书最近卖得很火,它把科学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给小朋友们看。这些故事有些是美好的,也有些是恐怖的。这样我认为就很好,家长们不应该害怕小孩子接触这些恐怖故事,这就是社会,你必须让小孩子了解这个社会的真相,一个人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就要从小着手。

    制止谣“盐”需要更多人参与到科学宣传工作中来。

    “抢盐”是从众心理驱使

    我觉得会发生“抢盐”事件很正常。在地震,海啸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公众没有相关方面的知识,会形成恐慌心理。而人们普遍怀有规避风险的心理,一旦有趋利的说法,很容易盲目听从。这次福岛核危机事件发生后,一部分人散布了“海水受到污染,食盐不安全”的谣言,普通百姓没有相关知识,第一反应自然是屯盐。有些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看到食盐被抢购,受到影响也开始买盐。这是一种群体行为,从心理学来讲属于从众心理。

    辟谣“追”不上谣言,源于辟谣有“门槛”

    辟谣赶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这是由谣言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作为一种传播介质,谣言耸人听闻,而且看起来具有某种“有用”的特性,公众就特别容易接受。而辟谣则面临着种种困难,首先是人们往往不会去质疑传谣者的动机,却总是会去质疑辟谣者的动机。其次,在认知方面也存在问题,人们往往较容易记住某两个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却忽略了这个关联其实是“它们无关”,辟谣本身具有一定的门槛,比如科学的描述等等。而谣言则往往不具备这个门槛,两者在公众当中的接受度不同。

    科学教育仍需加强

    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因这次地震而引起的极端事件不仅仅在中国有,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也存在。灾后的恐慌心理是一个普遍现象。老实讲我们国家的科学教育做得不太好,这就导致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反应。我们科学松鼠会的作者群,包括现在更加面向大众的果壳网正在做的,正是将科学传播出去的工作。我们希望随着科学的不断普及,民众可以感受到科学的美感和科学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BQ《议言堂》微博往期网友互动你如何看待《世界各地的“防灾百科书”》

    球球:我国的防灾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重大的缺憾,首先是防灾教育开始的时间点有问题,国外的防灾教育大多在幼稚园、小学等初等教育期间开始进行,年龄层较低的孩子容易接受,另外幼年时期的训练有助于产生良好的条件反射,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此类教育基本放在中学甚至大学、工作阶段才进行,成熟的思想和固定化的观念会让人们认为这并非值得用心去学习的东西;其次是防灾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一成不变,国外的防灾教育以宣讲教育、图画、动画、演习和训练结合,并赋予常态性、周期性,相对而言中国的防灾教育以宣讲为主,受教育群体很难得到直观形象的防灾教育,并且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临时性。

    无聊路人甲:我是一个在日留学生。在日本,各地有比较完备的防灾体制,日本人也有比较高的防灾意识,在各地市役所、区役所就发放各种防灾手册,针对外国人还有英文版、韩文版、中文版。公共场所都可以作为避难所使用,街道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指示离此地最近的避难所位置的标牌,每栋建筑物里都有紧急逃生口。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去防灾馆参观,里面有不少防灾教学设施与器材,可以亲自体验地震、火灾、暴雨等,还能演习灭火。

    金融界人贩子:这里有一些国外的经验供大家参考:一般说来只要企业买了财产保险,保险公司都会有常规的消防安全检查和培训。至于灭火器和急救包,如果公司有防灾防损费用的话应该是公司出,没有此类费用的可以和保险公司谈,保险公司的采购价格非常低,绝对划算。

    草草30157:对于外国一些先进的科学的做法,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所有的外国的就不好,对于全国的学生们应该进行防震教育,并以立法形式规定防震防台防洪的能力。只有让子子孙孙的安全有保证,才谈得上强国富民。

    推荐访问:科普 漏洞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