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仪文秘网 - www.zhuhainuoyiwuye.com 2024年05月19日 05:13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03-14 08:15:05

    不管此时的你是学霸级别还是学渣分子,不管此时的你成功还是失意,不管此时的你迷茫还是有方向,请你认识自己,好好爱自己。再怎么羡慕别人的钱包,身份,地位。那都不是自己的。收起你的伪装愚昧,好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

      【导语】不管此时的你是学霸级别还是学渣分子,不管此时的你成功还是失意,不管此时的你迷茫还是有方向,请你认识自己,好好爱自己。再怎么羡慕别人的钱包,身份,地位。那都不是自己的。收起你的伪装愚昧,好好地做自己,记住自己在糟糕也是自己,请善待自己。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学习路上,为你加油!

      【一】

      一、选择题

      1.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解析]根据“1956年”“文艺、学术、迅速发展”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答案]B

      2.下图为*的题词,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解析]题词是“双百”方针,这一方针提出的时间是1956年,此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故选D。

      [答案]D

      3.“到1956年初……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提出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6年”,从“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项是“*”结束后邓小平提出的“二为”方向;C、D两项是“*”期间极“左”思想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冲击。

      [答案]B

      4.1956年,*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影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因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的吹捧宣传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昆曲复兴就是贯彻这一方针的产物。

      [答案]A

      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双百”方针是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答案]D

      6.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学理论思想活跃,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等文化成果丰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百花齐放方针的作用

      C.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D.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解析]A、B两项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化成果丰硕的原因,B项“百花齐放”是主要原因,A项是客观原因。

      [答案]B

      7.1959年,茹志鹃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入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

      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

      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

      D.文艺战线出现勃勃生机

      [解析]根据题干“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可知A项正确。B、D两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C项表述绝对化。

      [答案]A

      8.“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的结束一去不复返。这说明

      ①“双百”方针遭受曲折②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③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④文学艺术出现了*主义倾向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D.②③④

      [解析]“样板戏”体现了“*”时期文艺领域的*色彩。这种状况的结束说明文艺工作走上了正确道路,绝对不是“双百”方针遭受曲折和文学艺术出现了*主义倾向,排除①④。

      [答案]C

      9.“*”结束后,清算了*、*的极“左”路线,科学和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学艺术“又一个春天”的表现是

      A.出现了《青春之歌》《红日》等影片

      B.出现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蝉的歌》等作品

      C.出现以改革和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D.改编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时间限制是在“*”后,只有C项是新时期的表现。

      [答案]C

      10.《红高粱》是张艺谋于1987年导演的国产电影。它的成功拍摄不仅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性和中国人形象的大讨论,也为中国大陆影片赢得了第一个*电影节重要奖项——金熊奖。下列关于这部电影拍摄的社会大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这部电影拍摄时,中国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B.这部电影拍摄时,中国还未进行改革开放

      C.这部电影拍摄时,党和国家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这部电影是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

      [解析]从题中时间“1987年”可知,该电影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拍摄的,B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得以恢复,中国文艺领域再现繁荣景象,文艺界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故A项符合题意。党和国家是在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的,故C项错误。影片拍摄时,还未进入新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A

      11.宋德金在《〈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介绍:“从1979年起,《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这是因为我党

      A、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B.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

      [解析]材料是强调改革开放后由于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所以才出现了历史研究的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故选A项。

      [答案]A

      12.如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①文学领域清算了*、*的极“左”路线②文学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③“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

      ④党中央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注意图片提示的时间是“1985年12月”,说明“*”结束后重新贯彻“双百”方针,使文学领域又出现了繁荣景象,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4年3月l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影协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知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无奈之下,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销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百花奖”由此停办了17年之久。

      材料二

      名称《闪闪的红星》《地雷战》《英雄儿女》《红灯记》……

      拍摄时间“*”前“*”期间

      数量部2513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简单分析“*”期间电影创作的情况。

      3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曲折发展的历程,你有何认识?

      [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时期文艺工作的曲折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主题,考查学生对“双百”方针的内涵以及其历史价值的准确理解与判断。回答时要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及归纳。

      [答案]1“左”倾错误扩大化,知识分子和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期间,电影创作数量大幅度减少,文艺工作者受到错误批判。

      3表明凡是受“左”倾思想影响和干扰,文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就会被扼杀;凡是遵循“双百”方针,坚持创作自由,提倡艺术民主,文艺创作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材料二

      图1马寅初表示:“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图2“*”中,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演员新凤霞曾被下放劳动改造

      材料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解析]第1问,要根据材料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学说自由争论”等信息分析可知,“双百”方针是在一定的限制下的自由,实质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化格局。第2问,考查“双百”方针得不到贯彻,科学和文艺发展陷入了曲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3问,首先要把握材料三中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向……社会主义文化”等,可知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并结合新时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分析。要结合三则材料,从“双百”方针及文艺工作发展的历程中得出一些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双百”方针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格局。

      2问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严重破坏和损害。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

      3联系: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来认识。认识:说明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也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

      【二】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

      ①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②打破了美、苏核垄断③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④实施了“863”计划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依据图片可知是*爆炸成功,是在20世纪60年代,而④是在20世纪80年代,应该排除。中国*爆炸成功是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答案]C

      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

      B.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B、C两项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果;D项是在1970年。

      [答案]A

      3.“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这是对科学家钱学森的赞誉,其中“两弹”是指

      A.*、氢弹B.*、导弹

      C.氢弹、导弹D.导弹、核弹

      [解析]钱学森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之一,“两弹一星”是指*、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故选B项。

      [答案]B

      4.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项科技成果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新华社电:

      ……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的又一丰硕成果……给*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它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A.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B.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C.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解析]据材料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可判断该科技成果出现于“*”时期,故选C,排除B、D。据材料中“空间技术”排除A。

      [答案]C

      5.一位老华侨曾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升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这位老华侨第一次昂起头能够仰望到中国的卫星是在

      A.1967年B.1970年

      C.1984年D.2003年

      [解析]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选B。

      [答案]B

      6.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解析]“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要求新中国科技需要世界,*爆炸、“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和“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都不是世界第一,只有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最为符合,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江门日报》曾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喜爱。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他

      A.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

      B.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

      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解析]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答案]D

      8.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对这四幅图片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B.图二——“神舟5号”飞船

      C.图三——正在田间研究水稻的袁隆平

      D.图四——“神7”宇航员翟志刚

      [解析]A、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图二是1970年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B

      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成“两弹一星”、战略核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火箭并打入国际航天市场等等。这些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出现的重大意义有

      ①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②证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完善③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④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②③D.②③④

      [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考查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的意义,旨在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③表述明显错误,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B

      1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析]“一五”计划从1953年至1957年,A项正确;“两弹一星”成果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南优2号”是1973年培育成功的,D项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11.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中国科学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开始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改革开放新时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有

      ①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②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③依靠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④载人航天飞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④

      [解析]四项内容都是达到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成果,但是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②。

      [答案]C

      12.从“两弹一星”、“一箭多星”、载人航天到“嫦娥二号”成功登月,这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其必要的前提和原因有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③正确的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⑤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解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故①正确;中国政府在1949年和1958年分别成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科技工作,说明②正确;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并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说明③正确;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归国并努力工作,说明④⑤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15》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

      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成为拥有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后两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和影响。

      [解析]第1问,分别结合1842~1860年、1957~1976年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及政治状况分析。第2问,阅读材料,据“首次”“第一”“蓬勃发展”“新增产值”等关键信息说明科技发展的特点;“原因”注意从政治制度、国家政策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方面回答;“影响”可根据科技成果的项目分角度进行归纳。

      [答案]1第二次:清政府的*无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的殖民侵略;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影响。

      第三次: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影响;“*”十年*。

      2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项目

      时期特点情况

      1950~1958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59~1962年非常时期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65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66~1975年非常时期几乎零增长

      1975年以后指数增长期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

      ——《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二新中国科技人员占人口的比例

      年份全民所有制单位中

      科技人员的总数全国每百万人

      中科技人员数每百万职工中

      科技人员数

      195242.5万人少于7.5人269人

      1987889.4万人83.1人889.43人

      1989996.1万人88.1人967.6人

      ——《奋进的四十年》

      材料三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达到3.1万项。——《中国现代史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各个阶段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三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是怎样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和表格中不同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第1问和材料二中的“科技人员”及材料三中的“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可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经济的发展,但又离不开经济为其提供的物质保障,科技的发展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组织答案。

      [答案]1①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还有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②“左”倾错误和三年经济困难。③党中央纠正“左”倾错误使得形势好转。④“*”时,科技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⑤“*”结束,批判“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条件:国家重视、科学决策、科研队伍壮大、经费投入猛增、教育水平提升等。任答四点即可关系:科技的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科技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推荐访问:高二 必修 人教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试题电子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