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仪文秘网 - www.zhuhainuoyiwuye.com 2024年05月19日 08:39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6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20 20:40:02

    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6篇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例如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得益于当地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道路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围绕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6篇,供大家参考。

    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6篇

    篇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例如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得益于当地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道路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围绕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地大力推行红色景区旅游并引进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对当地农作物进行加工从而开发出独具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以此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察从而提高了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任晓龙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02期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人才振兴是根本,也是核心所在。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落后的环境、较低的产业效率都使得很多年轻人才流入了城市。由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存在相对严重的“乡村人才留不住,城市人才引不进”的情况,这也是制约乡村战略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做了简单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引入人才,培养人才,利用好人才的解决措施,以此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乡村人才振兴;人才瓶颈;问题;解决措施

      一、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发挥农村劳动力最大优势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浪费情况严重,主要是由于工作岗位不充足,大部分劳动力只能流向城市。但这些进入城市劳作的人员普遍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只能做一些劳动力工作,再加上这些工作不够稳定,工资较低,使得农村人才大大浪费。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落实农村经济发展,组织剩余劳动力,让其参与到有组织、有前途的生产劳作过程中,这对整合农村人才资源,提高劳动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建立起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劳动人员技能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其不断胜任更多的工作岗位,扩大自身的就业机会,避免劳动资源浪费,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价值最大化。

      (二)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

      我国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若能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就会对当地经济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实际上,很多乡村具备的自然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也与专业人才的匮乏有着一定关系。因此,要想实现乡村的振兴,首先就要落实人才的振兴,引进并培养更多具备丰富知识的人才,科学开发和利用乡村自然资源,从而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物质产品。例如,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得益于当地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道路,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围绕棗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地大力推行红色景区旅游,并引进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对当地农作物进行加工,从而开发出独具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以此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察,从而提高了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而农村人的自身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与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起农村人才的技能培训与教育,并鼓励具备农业专业科技知识的乡村人才为其他农户提供帮助,从而使得更多的农村人掌握致富技能。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加大政策优惠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增产增值,脱贫致富。

      二、山东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打造远落后于城镇,导致真正留在基层进行乡村建设的人才少之又少。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行,乡村人口及就业人员也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据相关资料统计,2017年全国乡村外出劳务农民数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约997万人。目前山东省农民工达到了2420万人,截止到2017年年底,山东省常驻人口约为9947万人,农民工占总人口比重为24.3%。从外出劳务的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上分析,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056万人,农民工占山东劳动力人口比重进一步加大。在全省2420万农民工中,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活动6月以上的人数约有1433万人,占据了总农民工的59.2%,外出农民工约占40.8%。总的来看,我国山东地区乡村人口流失相对严重,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在乡村留不住人才的情况下,乡村振兴战略也谈不上推进。因此,解决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问题是整个战略中的重点。

      (二)人才总量不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至了8134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8.50%,同比增长了1.17%。而从实际上看,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乡村人才的缺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人才“饥荒”问题,剩下的只有老幼妇,青壮年劳动力在乡村发展中非常缺乏。山东某县中,全县人口约为89.64万人,劳动力人口约为47.94万人,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为9.33万人,仅占全县人数的10.41%,占全县劳动力人数的19.46%,这也反映出该县农业生产从事人员占比较低的问题。此外,2018年年末,该县农村各类实用人才6460人,也仅占农村劳动力的6.92%左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农村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农村尤其是远郊农村都呈现出“外来人才引不进,本地人才留不住”的情况。远郊乡村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农、林、牧、渔等都有致富能人,但这些人才并没有齐心协力,成为“合伙人”,相关的农技培训等更多浮于表面,导致一些有思想、懂技术的人纷纷外流,对于想在基层历练的工作者而言,则产生被动逃离的思想,最终基层在建设和发展中就显得捉襟见肘,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山东省人力

      资源岗位占比为12%,简历数却高达23%,这表明山东地区人力资源就业市场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城镇人口过剩,岗位供不应求,同时存在岗位多,人才少,人才岗位配适度低问题,尤其是在业务类、服务类上非常匮乏。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着重吸引并留住人才,在薪酬、经费、住房保障以及发展平台上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虽然近几年山东地区人才引进有着一定进步,但也只是集中在高层次人才领域,技能人才引进难,结构单一,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非常少。

      三、解决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措施

      (一)定向开展人才引进

      乡村人才振兴中,人才的需求是关键,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才回流,改变人才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现状,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考虑,想方设法将人才带回来。

      第一,积极吸引大学生返乡工作。通过树立起农创客、新农人培养的目标,对回乡的青年大学生进行遴选,吸引一批有志向、有能力的人才扎根农村基础,以此打通人才的回流渠道,创建人才回流机会和平台。对于上大学迁出户口的返乡青年,可以适当减缓政策,允许户籍再次签回,将“非”转为“农”,允许党员组织关系迁回村里党组织,为乡村党建注入新活力。

      第二,大力支持各類人员返乡发展。在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农民工、农创客、退役士兵等都激发出了自己的创业热情,但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人才、用地、融资等问题也非常凸显。因此,地方政府就需要发挥出自身的政策引导和调控功能,不断出台一些完善的返乡创业支持政策,构建起良好的乡村创业环境,第一时间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例如,当地政府可以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设立乡村创业风险基金,为更多的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信贷和融资支持。还可以构建起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以及承包土地经营权的贷款试点,以此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第三,积极鼓励社会贤达返乡做贡献,这些德高望重、成功的社会贤达对乡邻乡里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教育作用,他们对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贤达经济水平一般较高,且有着一定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较高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威望。通过鼓励他们参与到乡村建设过程中,带着资金、项目和情怀投身到乡村创业中,对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也发挥着积极贡献。

      (二)加强培训平台建设

      建设实用性的农村人才队伍也是落实“三农”的基础,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因此,加强培训平台建设,为更多的人才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对构建起农村人才队伍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应发挥出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基础作用,加大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分群体、分工种的开展分层次训练。加强农业标准化和现代化技术的培训,不断培养出一批批现

      代规模生产、绿色节能环保的农村人才。其次,积极构建创业发展平台和帮扶平台,聘请并组织专家进入农村开展一对一帮扶和指导,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和大学生返乡,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包括资金贷款、税收减免优惠等。最后,建立起科学的激励导向机制,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实效性,对突出贡献的人才和成长迅速的农村人提出奖励,以此实现农村人才培训和教育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离不开高水平的乡村干部队伍,这体现出了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和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建设,结合内在自觉反思与外在监督管理,要求乡村干部明确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将其真正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另外,还可以建立起村民监督机制,制约和监督干部工作作风,使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为乡村人才振兴出力。其次,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训建设,包括要求他们始终贯彻党的方真、政策执行,能自主适应新形势变化,准确传达市场信息,集中社会资源和力量,带领村民发展经济等一系列能力。此外,国家还可以选派一批优秀的毕业人才进入基层充实队伍结构,借助这些新生力量也能更好的保障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要想真正振兴农村人才,优化人才结构,真正留住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就必须要做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聚集社会资源和力量,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只有有了充足、高水平的人才支撑,才能进一步落实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等各项振兴政策,才能实现新时代下国家对“三农”的总要求与总目标,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智琪,陈修颖.浅谈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202-203.

      [2]张宪省,王彪,韩力,米庆华.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01):6-12.

      [3]彭智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考与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217+279.

      (作者单位:高密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篇二: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任晓龙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02期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人才振兴是根本,也是核心所在。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落后的环境、较低的产业效率都使得很多年轻人才流入了城市。由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存在相对严重的“乡村人才留不住,城市人才引不进”的情况,这也是制约乡村战略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做了简单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引入人才,培养人才,利用好人才的解决措施,以此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乡村人才振兴;人才瓶颈;问题;解决措施

      一、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发挥农村劳动力最大优势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浪费情况严重,主要是由于工作岗位不充足,大部分劳动力只能流向城市。但这些进入城市劳作的人员普遍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只能做一些劳动力工作,再加上这些工作不够稳定,工资较低,使得农村人才大大浪费。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落实农村经济发展,组织剩余劳动力,让其参与到有组织、有前途的生产劳作过程中,这对整合农村人才资源,提高劳动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建立起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劳动人员技能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其不断胜任更多的工作岗位,扩大自身的就业机会,避免劳动资源浪费,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价值最大化。

      (二)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

      我国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若能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就会对当地经济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实际上,很多乡村具备的自然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也与专业人才的匮乏有着一定关系。因此,要想实现乡村的振兴,首先就要落实人才的振兴,引进并培养更多具备丰富知识的人才,科学开发和利用乡村自然资源,从而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物质产品。例如,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得益于当地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道路,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围绕棗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地大力推行红色景区旅游,并引进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对当地农作物进行加工,从而开发出独具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以此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察,从而提高了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而农村人的自身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与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起农村人才的技能培训与教育,并鼓励具备农业专业科技知识的乡村人才为其他农户提供帮助,从而使得更多的农村人掌握致富技能。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加大政策优惠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增产增值,脱贫致富。

      二、山东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打造远落后于城镇,导致真正留在基层进行乡村建设的人才少之又少。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行,乡村人口及就业人员也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据相关资料统计,2017年全国乡村外出劳务农民数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约997万人。目前山东省农民工达到了2420万人,截止到2017年年底,山东省常驻人口约为9947万人,农民工占总人口比重为24.3%。从外出劳务的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上分析,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056万人,农民工占山东劳动力人口比重进一步加大。在全省2420万农民工中,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活动6月以上的人数约有1433万人,占据了总农民工的59.2%,外出农民工约占40.8%。总的来看,我国山东地区乡村人口流失相对严重,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在乡村留不住人才的情况下,乡村振兴战略也谈不上推进。因此,解决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问题是整个战略中的重点。

      (二)人才总量不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至了8134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8.50%,同比增长了1.17%。而从实际上看,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乡村人才的缺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人才“饥荒”问题,剩下的只有老幼妇,青壮年劳动力在乡村发展中非常缺乏。山东某县中,全县人口约为89.64万人,劳动力人口约为47.94万人,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为9.33万人,仅占全县人数的10.41%,占全县劳动力人数的19.46%,这也反映出该县农业生产从事人员占比较低的问题。此外,2018年年末,该县农村各类实用人才6460人,也仅占农村劳动力的6.92%左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农村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农村尤其是远郊农村都呈现出“外来人才引不进,本地人才留不住”的情况。远郊乡村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农、林、牧、渔等都有致富能人,但这些人才并没有齐心协力,成为“合伙人”,相关的农技培训等更多浮于表面,导致一些有思想、懂技术的人纷纷外流,对于想在基层历练的工作者而言,则产生被动逃离的思想,最终基层在建设和发展中就显得捉襟见肘,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山东省人力

      资源岗位占比为12%,简历数却高达23%,这表明山东地区人力资源就业市场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城镇人口过剩,岗位供不应求,同时存在岗位多,人才少,人才岗位配适度低问题,尤其是在业务类、服务类上非常匮乏。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着重吸引并留住人才,在薪酬、经费、住房保障以及发展平台上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虽然近几年山东地区人才引进有着一定进步,但也只是集中在高层次人才领域,技能人才引进难,结构单一,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非常少。

      三、解决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措施

      (一)定向开展人才引进

      乡村人才振兴中,人才的需求是关键,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才回流,改变人才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现状,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考虑,想方设法将人才带回来。

      

    篇三: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农村培养人才的问题与建议

      XX位于XX平原西部、XX北麓,XX穿境而过,全县耕地面积XX.X万亩,其中猕猴桃种植面积XX.X万亩,年产量XX万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但长期以来,农村发展不均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XX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为破解这一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XX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的战略,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通过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强化"县校合作"、搭建平台载体等有效举措,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注入了新动能。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县政府成立XX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意见》,整合各镇街及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人社局、税务局、水利局等多方力量,形成了县镇两级联动,齐抓共管的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政策支持,全力推进。鼓励县级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中高级职业农民和部分优秀初级职业农民进行信用度评估,开放职业农民创业贷款绿色通道,有效解决职业农民发展资金难题。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对新学员进行资格审核,确保学员符合项目要求,同时,组织学员开展入学考试,确保新学员有一定的农业从业经验和农业技能;在培育过程中,为确保认定质量,实行学员淘汰制,坚持每期淘汰XX%考核排名靠后的学员,有效保障学员培育质量和水平。截止目前,XX先后培育认定思想先进、业务技术过硬、文化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级职业农民XX名,中级职业农民XXX名,初级职业农民XXX名。(二)引进了一批"视野超前、师资雄厚、带动力强"的高校院所。开展"一把手进高校院所"活动。在每年X份组织全县所有县级领导干部和各镇街、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中开展"一把手进高校院所"借智借力活动,通过刚性与柔性引才并举的措施引进大量专家教授和优秀博士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20XX年XX通过"一把手进高校"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XX名,合作项目XX个。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根据XX猕猴桃产业发展实际,XX大力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即与XX大学通过"X+X+X+N"(即XX大学X名专家教授

      1

      培训带动X名农技干部,农技干部培训带动X户农村实用人才示范户,示范户培训带动N个果农和贫困群众,大规模开展基层人才培训)培育模式,先后培训农村实用人才X.X万人次。鼓励农民上大学。借助高校院所人才资源优势,积极主动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洽谈对接,签订农村高素质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协议,鼓励XX名XX农民通过单招考试录取方式,进入XX学院上大学。同时,将录取学员作为村"两委"正副职后备干部、农村实用人才标兵、高级职业农民重点培养对象。截止目前,已有XX名学员进入村"两委"班子,XX名担任村级班子正职,真正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三)搭建了一批"形式多样、推广性强、富有成效"的平台载体。建强建好人才工作站。以园区和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县委组织部联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按照"六有"(有专门机构、有固定办公场所、有科研人员、有科研设备、有创新项目、有专项经费)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人才工作站X个,配套出台《XX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不断吸引各类高等院校专家教授、高等学者人才集聚XX,共话XX跨越发展新篇章。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按照"六有"(即有良好的培训实践场所、有较强的培训师资力量、有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有灵活的培训教学模式、有较好的培训示范效果、有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要求建强建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截止目前,XX已建成XX猕猴桃示范园、XX示范园、XX樱桃示范园、XX职业农民培训学院等XX多个农村实用人才实训示范基地。建立互联网产业园区。顺应发展形势,建立XX互联网产业园,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培育孵化出XX商盟、XX农业、"XXX"果业等电商企业XXX多户,培训农村电商人才XXXXX多人次,实现20XX年XX农副产品网络销售XX亿的骄人成绩,涌现出了XXX、XXX、XXX等一批在省内外知名的农村实用人才标兵,为XX乡村振兴提供了数量充足的人才保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强化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尤为重要。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比乡村振兴新要求中人才振兴的工作标准,我县在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1."尊才爱才惜才容才"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尽管XX出台了《XX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XX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

      2

      有关人才工作的相关制度办法,但是,在引进人才的关心关爱、待遇落实,人才创新创业空间及平台提供,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高技能人才回乡创业配套奖补政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总的来说就是"尊才爱才惜才容才"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招才引智的吸引力还不够强。

      2.实用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动力不强。我县现有的人才一般都是本地本村农村实用人才和致富能人,要让他们在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和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号召力和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先富带后富。但由于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没有科学的实用人才认证体系,致使农村实用人才的劳动技能难以得到有效的权威认证和认可,导致实用人才在示范带动积极性不够、动力不强。

      3.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受城乡发展格局不均衡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大量的"田秀才""土专家"以及肩负使命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放下种田的手艺,流向城镇当起了"商品粮",而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的则主要是中老年和妇女。县、镇两级在组织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技术培训时,多以XX岁以上中老年和妇女群体为主,在全县范围内能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青壮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太少,尤为严重的是在村组干部后备力量的培育上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一)要发挥环境优势,提升人才培育支撑力。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不断加强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依托扶眉战役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针对性的爱国爱党主题教育,引导各类专家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推荐优秀专家依法依规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切实提高专家"政治待遇"。不断加大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利用报纸、新闻媒体刊发人才政策、人才工作宣传信息,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一种"尊才爱才惜才容才"的浓厚氛围。营造拴心留才的生活环境。提升人才关爱服务水平,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细化人才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机制,深化"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效能,提供工商注册、医疗服务、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子女上学、配偶就业等"一站式服务",简化人才入驻办事程序。积极帮助来眉人才申报"三秦学者"、"千人计划"、"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

      3

      落实相关配套奖补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营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打造区域化创新平台载体,要依托国家级(XX)猕猴桃产业园区管委会,打造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培养农业骨干技术人才,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引导更多高层次专家深入基层服务一线。建设"何积丰院士工作室XX科研基地"、"XX大学XX猕猴桃试验站""XX互联网产业园区"等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人才平台,为人才进行科技创新提供广阔空间,切实营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

      (二)要发挥组织优势,提升人才创新驱动力。聚焦重点任务,汇集人才合力。充分发挥镇(街)党(工)委作用,深入辖区田间地头、企业工厂等乡村振兴工作一线,摸排走访相关人才需求。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分领域分类别编制全县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目录,并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更新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再根据重点企业、人才市场、驻外人才工作站、高校院所等渠道中掌握的相关人才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乡村振兴生产一线调配人才资源、提供人才服务。特别是针对一些多学科、多领域的重点项目、复杂工程,发挥党管人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搭建活动载体,激发人才活力。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开展"五个一""三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人才活动,以"结对帮带"的形式,不断提升人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活跃度和影响力。保持"请进来"的诚意,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组织专家教授XX行、乡村振兴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争取签订一批乡村振兴"县校合作"项目,引进一批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保持"走出去"的热情,建好用活建立的省外人才工作站,开展"招才引智走出去"等活动,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培训提升,确保持续发力。将乡村振兴中人才培训纳入全县培训的主题班次,充分运用农民田间课堂、集中培训、基地实习、现场教学等培训方式,切实加强农民经营管理和生产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加强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修编印发相关技术材料,开展课题研究试验等多种途径,培育数量充足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不断加强农村农技及公益事业服务人员培育,通过培育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为乡村振兴增添发展源动力。

      (三)要发挥政策优势,提升人才聚集吸引力。坚持顶层设计,构建配套政策体系。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地区,构建有足够区域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坚

      4

      持县委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汇智圆梦.聚才兴XX计划"暂行办法》,实行"人才新政",区分高层次人才、县管拔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不同领域,实施相关评审管理细则,设立XXXX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保证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围绕强化人才支持和服务保障,配套出台《关于加强县校合作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XX人才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等人才政策,通过突破性优惠政策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磁场"。坚持分类提升,放大重点领域政策优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社会服务型人才和技能带动型人才等农村实用人才,研究出台《XX"农业实用人才标兵"评审管理办法(试行)》,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乡村振兴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出台乡村振兴所需研究生、本科及专科学历应用型人才的配套政策,拓宽人才政策覆盖面、持续释放人才红利。坚持结果导向,发挥考核政策督导作用。将招才引才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研究制定《XX人才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设置乡村振兴专项考核指标,做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通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责任落实;组织开展镇街党(工)委书记抓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工作,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充分调动镇街、部门单位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全县人才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美好愿景:希望通过打好环境优势、组织优势、政策优势的"组合拳",充分借助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盘活用好人才鼓励激励政策,探索建立"支部+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的创新发展新模式,合力推进XX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关中样板的XX范例作出更大的贡献。

      5

      

      

    篇四: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河南省乡村振兴人才战略思考

      作者:姚芝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2021年第04期

      关键词:河南省;乡村振兴;人才战略

      一、河南省在乡村振兴的人才振兴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一)完善整体设计,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强化人才政策支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支持、服务等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农业农村人才政策。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成果与水平、人才团队与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科研组织方式与管理机制创新等为主要指标的农业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体系。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支持乡村人才振兴财政政策,整合有关涉农发展资金,设立1亿元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统筹协调使用,重点支持各级各类乡村人才培养工作。在与农业有关的院校,实行涉农专业减免学费以及提高农业职业学校拨款标准等资金扶持措施。

      (二)紧扣基层需求,开展省博士服务团等专家人才选派工作

      一是严把选派关口,确保选准派对。坚持“工作表现突出的优先、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先、有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先”原则,组织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全省各县进行对接,在摸底调查基础上,根据博士服务团成员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等,对口派驻契合当地需求的人员,共派出十六批总计一千四百多名博士奔赴农村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引导博士服务团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区域发展、产业调整、城市建设等,积极参与调查研究,从专业角度开展产业、项目、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成果推广转化,以项目带动、技术支持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架起沟通桥梁,有效嫁接资源。依托派出单位科技实力强、高层次人才集中、信息渠道广、科研项目多等优势,积极协调推进院地合作、校企合作,有力促进了派出、派入单位要素资源的整合和嫁接,促进了我省地区之间、省直单位与地方之间的资源要素交流。

      (三)统筹各方资源,实施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

      一是省市县联动,推进科技特派员支援基层农村工作。在省级层面,由省科技特派员担任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并由全省科技特派员负责对脱贫攻坚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对“十百千”工程利用电视电话进行工作部署,依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按当前工作重点部署推进策略。在市县层面,各市县积极响应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部署,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任务落实。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2018年,安排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经费3546万元,其中,支持省派科技特派员每人每年2万元,省派产业科技服务团每团每年20万元,对县派科技特派员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经费补贴,贫困县的费用由省财政负责支付。

      (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能力的提升

      一是加强农村技能型人才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工程,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加强农村地区技能型人才的培训,提高致富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加强农村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实施对地方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的政策试点工作,建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与补充长效机制,缓解薄弱紧缺学科教师短缺矛盾,本着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三是强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组织全省11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农科教推专家,定点联系服务16个农业产业化集群(龙头企业)、140个农技推广区域(乡镇)站和173个新型经營主体,覆盖全省18个地市所有县(市)。

      二、当前在乡村振兴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乡村人才总量不足且外流严重

      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121.63万人,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5万人,分别仅占我省乡村常住人口总数(4638万人)的2.62%、1.62%;全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2.64万人,仅占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数(457.45万人)的0.58%,远远不能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二)人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且分布不均衡

      就全省来看,农村各类人才整体呈现学历低、专业技术职务低、年龄大、技能匮乏。据统计,全省农村各类人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有5.7%,而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却占62.5%,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65.3%,技能带动型人才仅占总数的9.9%。

      (三)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滞后,对人才的吸纳承载能力不强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最大短板,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与重复建设问题并存。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难以适应社会

      发展需要,尤其是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乡村基本办学条件较差,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各类人才到乡村基层创新创业。

      (四)人才发展综合环境不优,不利于各类人才发挥作用

      从思想认识看,一些地方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仍存在要项目、等资金、靠上级的思想,存在着“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错误观念,而识才、引才、育才、用才的理念没有树立起来。

      三、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党管乡村人才工作格局和领导机制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策略推动人才工作运行。一是健全党管乡村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发改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参加的乡村人才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乡村人才振兴的整体设计、政策研究和综合协调。二是加大对市县人才工作的考核力度,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纳入市县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县、乡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负责人的人才工作意识,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理念,切实加强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

      (二)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增量提质行动计划

      一是按照“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人才培训教育体系进行,按照“长短結合、突出重点、急用先培”的思路,整合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站等各类教育培训基地,利用现有的培训基地加快对农村实用人才以接受以农业职业教育为重点、以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补充的教育。二是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重点放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根据农村地区的现有产业结构和农民对提升自己素质的愿望需求,重点解决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实施新型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陪训计划。三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能力提升计划,以优秀家庭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为重点,每年选出一百名左右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到省内农业类高校、优秀农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上挂锻炼;每年选派500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到农业职业院校脱产学习,接受职业教育;每年选派100名左右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到国(境)外学习培训,开阔视野,加强交流,学习先进经营管理知识。四是加强对乡村人才创业致富培训,充分调动各类培训资源,开设创业致富培训课程,每年省市两级示范培训两千人左右,通过组织到经济发达地区观摩调研学习等活动,激发创业意愿,增强致富信心。

      (三)实施乡情亲情引才返乡工程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引导各类实用人才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号召广大乡村通过乡情亲情引才回乡致富,吸引外出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本乡本土在外人才、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创新、服务乡村发展。一是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建立本地在外人才信息库,对在外的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实施动态监测,跟踪服务,充分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和人才招聘会及招商引资会等,经常定期推介展示家乡新面貌,充分宣传投资环境和人才优惠政策,宣传动员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发展,为振兴自己的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积极动员高校毕业生等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业致富,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在一线成长成才。继续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工作,每年从省内外高校选调一批有志于扎根基层并有发展潜力和能力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县乡基层政府锻炼。

      (四)实施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支持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帮助乡村振兴的“十百千”工程,以全省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相关单位为基础,整合农业科技创新力量,按照“产业组团、县级组队、服务到点、统筹调度”的组织形式,组建三十个以上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一百个以上科技特派员服务队,一千名以上省派科技特派员和三千名以上市派、县派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二是选派博士服务团成员到基层一线挂职服务锻炼,按照按需选派、双向选择,优先满足贫困地区需要原则,每年从省直相关部门的直属企事业单位以及省管农业类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选派一百名左右博士到基层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以项目带动和技术支持为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建强乡村经营管理和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实施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计划,选取一千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00家农民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和成败都在人才振兴,人才振兴先行,为乡村振兴铺路和奠定基础,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的积极行动。

      

      

    篇五: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队伍建设措施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队伍建设措施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建设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建设农村事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本文通过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于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队伍建设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实施建设措施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于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1.存在于农村农民中的问题

      农民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影响本地区人才队伍建设,阻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因素之一。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会选择去城市打工得到跟多的经济收入,导致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孩子和部分病弱的妇女,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身体素质较差,对于外来事物接受有限,严重影响了本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存在于农村干部队伍中的问题

      乡村干部队伍建设资源不足,青年乡村干部较少,导致人才断层情况的出现,部分乡村干部出作风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干部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也会使农民与乡村干部之间产生矛盾,阻碍到本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存在于人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相关部分对于农村人才培养的不重视,会影响到本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部分优秀人才选择扎根城市谋求发展,对于本地的农民影响较少,再加上本地区农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吸引人才的相关机制,严重影响了本地区人才队伍的建设,也会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队伍建设措施

      1.重视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强农兴农”这个基础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保证当地的农民科技文化状况不断提升,必须要根据新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积极展开培训活动,保证我国的大部分农民能尽快转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所以我国的粮食需求量较高,加强对于农民的培训与教育,使其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强化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农民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产技能,利用科学的力量与技术完成高质高产的农业种植。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农作物种植情况,结合农业

      重点项目,在满足农民知识需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扶持优秀企业作为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还应当积极与乡村干部练习,促进农户合作社、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提升。相关部门还应该调动专门的经费作为农村人才的培训经费,激励农民不断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更好地完成农业的种植与生产,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2.重视乡村干部队伍的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重视乡村干部队伍的建设。先进、专业、积极的乡村干部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对于这些乡村干部的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发挥乡村干部的作用,乡村干部需要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方针,需要拥有优秀的管理能力,要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发展本地的农业经济,还需要善于调节群众之间的纠纷与矛盾。对于乡村干部的服务意识的加强,以及乡村干部专业能力的培训,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型农村。

      除了本地筛选出来的乡村干部,政府还可以选择外地的优秀人才或是筛选大学生作为本地的鄉村干部。对于引进的乡村干部,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水平为其制定合适的酬劳,以保证优秀的管理人员可以扎根于农村建设工作中;其他当地的工作人员或是相关政府人员需要给予这些乡村干部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帮助其解决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麻烦,使这些专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建设作出贡献。在这些乡村干部上岗前,相关人员也应当给予一定的岗前培训,保证乡村干部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地的农村建设状况以及发展状况,保证乡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满足本地农村发展与建设的需求。在乡村干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本村的农民进行培训与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村民与村官之间的和谐交流,保证农村管理的顺利进行,促进现代新型农村的建设。

      3.重视人才流动平台的搭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重视人才流动平台的搭建。目前我国农村还处于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无法给予那些靠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发家致富的农民足够的吸引力,这对于那些好不容易改善生活环境的农民也不公平。因此,政府需要搭建人才流动平台,在培养本地先进人才的过程中,引导那些已经发家致富的先进人才为本地区的农民宣讲经验,传授相关的知识,带动本地的经济不断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当为那些愿意回到本地创业的青年人才创造合适的创业环境,使其将新技术、新知识带回到农村,才能更好地建设新型农村,才能更好地建设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4.重视人才的引进

      乡村干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农村的建设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广大农村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专业型人才担任村官或是其他基层干

      部,还需要引进大量农业技术专业人员,才能更好地丰富本地人才队伍,促进新型农村的建设。农业技术专业人员的引进,主要是为了将先进的农业生产的思想、先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带入本地的农民群众之中,使农民在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引下完成现代化、科学化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了满足本地的人才需求,将这些先进的专业化人才留在本地建设新农村,相关部门与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为这些技术人员提供高薪与福利,保证引进人才的社保、住房等生活因素不会受到户籍的影响,要保证这些专业人员在本地的发展与本地人员发展条件相同,使其拥有足够的发展上升空间,才能更好地完成人才的引进。

      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环境中促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积极的建设本地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新型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振陆,叶琦,尹江海.农林院校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8(03):10-14+92.

      [2]孙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8(13):5-11.

      [3]刘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13):12-19.

      [4]崔坤.大力培养农业农村人才助力北京乡村振兴战略[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报,2018,32(04):5-10.

      

      

    篇六: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任晓龙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02期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人才振兴是根本,也是核心所在。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落后的环境、较低的产业效率都使得很多年轻人才流入了城市。由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存在相对严重的“乡村人才留不住,城市人才引不进”的情况,这也是制约乡村战略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做了简单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引入人才,培养人才,利用好人才的解决措施,以此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乡村人才振兴;人才瓶颈;问题;解决措施

      一、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发挥农村劳动力最大优势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浪费情况严重,主要是由于工作岗位不充足,大部分劳动力只能流向城市。但这些进入城市劳作的人员普遍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只能做一些劳动力工作,再加上这些工作不够稳定,工资较低,使得农村人才大大浪费。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落实农村经济发展,组织剩余劳动力,让其参与到有组织、有前途的生产劳作过程中,这对整合农村人才资源,提高劳动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建立起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劳动人员技能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其不断胜任更多的工作岗位,扩大自身的就业机会,避免劳动资源浪费,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价值最大化。

      (二)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

      我国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若能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就会对当地经济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实际上,很多乡村具备的自然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也与专业人才的匮乏有着一定关系。因此,要想实现乡村的振兴,首先就要落实人才的振兴,引进并培养更多具备丰富知识的人才,科学开发和利用乡村自然资源,从而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物质产品。例如,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得益于当地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道路,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围绕棗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地大力推行红色景区旅游,并引进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对当地农作物进行加工,从而开发出独具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以此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察,从而提高了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而农村人的自身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与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起农村人才的技能培训与教育,并鼓励具备农业专业科技知识的乡村人才为其他农户提供帮助,从而使得更多的农村人掌握致富技能。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加大政策优惠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增产增值,脱贫致富。

      二、山东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打造远落后于城镇,导致真正留在基层进行乡村建设的人才少之又少。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行,乡村人口及就业人员也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据相关资料统计,2017年全国乡村外出劳务农民数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约997万人。目前山东省农民工达到了2420万人,截止到2017年年底,山东省常驻人口约为9947万人,农民工占总人口比重为24.3%。从外出劳务的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上分析,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056万人,农民工占山东劳动力人口比重进一步加大。在全省2420万农民工中,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活动6月以上的人数约有1433万人,占据了总农民工的59.2%,外出农民工约占40.8%。总的来看,我国山东地区乡村人口流失相对严重,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在乡村留不住人才的情况下,乡村振兴战略也谈不上推进。因此,解决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问题是整个战略中的重点。

      (二)人才总量不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至了8134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8.50%,同比增长了1.17%。而从实际上看,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乡村人才的缺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人才“饥荒”问题,剩下的只有老幼妇,青壮年劳动力在乡村发展中非常缺乏。山东某县中,全县人口约为89.64万人,劳动力人口约为47.94万人,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为9.33万人,仅占全县人数的10.41%,占全县劳动力人数的19.46%,这也反映出该县农业生产从事人员占比较低的问题。此外,2018年年末,该县农村各类实用人才6460人,也仅占农村劳动力的6.92%左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农村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农村尤其是远郊农村都呈现出“外来人才引不进,本地人才留不住”的情况。远郊乡村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农、林、牧、渔等都有致富能人,但这些人才并没有齐心协力,成为“合伙人”,相关的农技培训等更多浮于表面,导致一些有思想、懂技术的人纷纷外流,对于想在基层历练的工作者而言,则产生被动逃离的思想,最终基层在建设和发展中就显得捉襟见肘,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山东省人力

      资源岗位占比为12%,简历数却高达23%,这表明山东地区人力资源就业市场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城镇人口过剩,岗位供不应求,同时存在岗位多,人才少,人才岗位配适度低问题,尤其是在业务类、服务类上非常匮乏。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着重吸引并留住人才,在薪酬、经费、住房保障以及发展平台上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虽然近几年山东地区人才引进有着一定进步,但也只是集中在高层次人才领域,技能人才引进难,结构单一,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非常少。

      三、解决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措施

      (一)定向开展人才引进

      乡村人才振兴中,人才的需求是关键,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才回流,改变人才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现状,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考虑,想方设法将人才带回来。

      第一,积极吸引大学生返乡工作。通过树立起农创客、新农人培养的目标,对回乡的青年大学生进行遴选,吸引一批有志向、有能力的人才扎根农村基础,以此打通人才的回流渠道,创建人才回流机会和平台。对于上大学迁出户口的返乡青年,可以适当减缓政策,允许户籍再次签回,将“非”转为“农”,允许党员组织关系迁回村里党组织,为乡村党建注入新活力。

      第二,大力支持各類人员返乡发展。在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农民工、农创客、退役士兵等都激发出了自己的创业热情,但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人才、用地、融资等问题也非常凸显。因此,地方政府就需要发挥出自身的政策引导和调控功能,不断出台一些完善的返乡创业支持政策,构建起良好的乡村创业环境,第一时间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例如,当地政府可以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设立乡村创业风险基金,为更多的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信贷和融资支持。还可以构建起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以及承包土地经营权的贷款试点,以此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第三,积极鼓励社会贤达返乡做贡献,这些德高望重、成功的社会贤达对乡邻乡里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教育作用,他们对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贤达经济水平一般较高,且有着一定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较高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威望。通过鼓励他们参与到乡村建设过程中,带着资金、项目和情怀投身到乡村创业中,对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也发挥着积极贡献。

      (二)加强培训平台建设

      建设实用性的农村人才队伍也是落实“三农”的基础,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因此,加强培训平台建设,为更多的人才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对构建起农村人才队伍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应发挥出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基础作用,加大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分群体、分工种的开展分层次训练。加强农业标准化和现代化技术的培训,不断培养出一批批现

      代规模生产、绿色节能环保的农村人才。其次,积极构建创业发展平台和帮扶平台,聘请并组织专家进入农村开展一对一帮扶和指导,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和大学生返乡,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包括资金贷款、税收减免优惠等。最后,建立起科学的激励导向机制,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实效性,对突出贡献的人才和成长迅速的农村人提出奖励,以此实现农村人才培训和教育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离不开高水平的乡村干部队伍,这体现出了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和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建设,结合内在自觉反思与外在监督管理,要求乡村干部明确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将其真正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另外,还可以建立起村民监督机制,制约和监督干部工作作风,使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为乡村人才振兴出力。其次,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训建设,包括要求他们始终贯彻党的方真、政策执行,能自主适应新形势变化,准确传达市场信息,集中社会资源和力量,带领村民发展经济等一系列能力。此外,国家还可以选派一批优秀的毕业人才进入基层充实队伍结构,借助这些新生力量也能更好的保障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要想真正振兴农村人才,优化人才结构,真正留住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就必须要做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聚集社会资源和力量,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只有有了充足、高水平的人才支撑,才能进一步落实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等各项振兴政策,才能实现新时代下国家对“三农”的总要求与总目标,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智琪,陈修颖.浅谈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202-203.

      [2]张宪省,王彪,韩力,米庆华.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01):6-12.

      [3]彭智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考与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217+279.

      (作者单位:高密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推荐访问: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助力 存在问题 振兴

    相关文章:

    Top